水面机器人动态感知与避障系统研究

来源 :大连海事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dian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作为海洋机器人的一种,水面机器人集机械设计、人工智能和运动控制等多种技术于一体,具有很高的军用和民用价值。在此背景下,本文自主研发设计了基于双体船模的水面机器人实验平台,并以此为研究对象,探究水面机器人的感知与避障系统。本文对水面机器人感知与避障系统进行了总体架构的设计。通过船模的选型分析,制作了浮筒式双机双桨水面机器人系统,并将整个系统分为下位机、上位机和应急遥控三个部分进行单独设计。进一步,阐述了硬件结构设计方案,并提出了该水面机器人的导航、制导、控制算法架构。本文进行了水面机器人感知与避障系统基础实验平台的搭建。针对整个系统硬件设计需求,采用模块化的思想,基于STM32处理器搭建了水面机器人避障系统基础实验平台。在软件设计方面,将程序进行了层次划分,分别为顶层、中间层和底层。水面机器人感知与避障系统实验平台的搭建为后续理论研究和海试实验奠定了基础。在完成系统实验平台搭建的基础上,本文探究了水面机器人避障算法。针对水面机器人动态受限以及环境无法预测的问题,本章提出了全局-局部混合的避障策略。基于Theta*算法的全局路径规划策略不仅可以有效地减少航路点的数量,还可以缩短路径长度。考虑执行效率、能源利用率、跟踪精度等问题,本文采用LOS制导策略来跟踪文中算法规划的全局路径。为了实现航行过程对静态和动态障碍物的躲避,本文设计了包含高效模糊层和精准动态窗口层的局部分层避障策略,其中高效模糊层实现了远距离的任务快速执行;精准动态窗口层充分考虑了机器人的可行性、可达性以及可执行性的限制,实现了近距离的精准避障。另外,通过设计一个虚拟航路点,使得全局路径规划和局部避障算法完美地结合在一起。在运动控制方面,采用了抗积分饱和PID航向控制器来提高机器人转向效率和稳定性。为验证本文所设计基础实验平台的稳定性以及所提避障算法的有效性,本文进行了海试实验和仿真研究。其中,包含航路点制导、循岸路径跟踪以及自主返航的全局路径跟踪实验证明了制导控制系统具有良好的稳定性以及较强的实用性,为全局避障算法的执行奠定了坚实的实验基础。另外,激光雷达岸基实验为动态感知和局部避障算法的实现奠定了硬件基础。最终,在真实场景地图中进行了避障算法仿真研究以及综合性对比分析,验证了本文提出的全局-局部混合避障策略的有效性和优越性。
其他文献
我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人民代表大会制度,人大代表是否依法履行职责、发挥作用,直接关系到人民代表大会制度的运行质量和人民群众的福祉,所以对人大代表履职的监督显得尤为重
金山農民画—代代红艺术创作遵循自我感受,生活经验生发创作灵感。以生活中的强烈感受,凝练高于生活的鲜活形象,真实地反映生活的本质。——王阿妮(封面、封二作者)
经过对重庆市地方材料的选择.在对材料性能进行检测的基础上,通过混凝土试配和性能检验,使用重庆市地方材料,可以配制出高强、高性能混凝土。
注册管理中心(Register Authority,RA)是公共密钥基础设施(Public Key Infrastructure,PKI)的组成部分之一,它接收客户申请,并审批申请,把证书正式请求发送给证书授权中心(Certufu
本文通过分析重庆某高层建筑桩-箱基础底部土体所受压力的实测资料,分析得出箱基底板土体受到的压力随着施工加载呈始快后慢再趋稳定的增长态势:底板土体所受压力在荷载重心
提出了一种融合边缘和区域信息的变分水平集合成孔径雷达图像分割方法.该方法不需要去除相干斑噪声的预处理过程,利用具有恒虚警特性的Ratio算子提取合成孔径雷达图像的边缘信
补白大王郑逸梅,专擅钩沉历代文人的逸情韵事,人称文史掌故专家。自号“纸帐铜瓶室主”。问其何谓?答曰:汉时铜镜、宋时铜瓶乃平时把玩的心爱之物;所居陋室8平方米亭子间,四周皆置书籍,犹如帐子所围故也。  郑老16岁开始著文见报,一生写作不下千万余言;他生性乐观,谈吐幽默,在文坛曾被人列为“鸳鸯蝴蝶派”,对此他连说不敢当,不敢当。“文革”期间,也许正因为此,他家遭到红卫兵“光顾”,抄走数十年来积藏的书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