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托尼·莫里森是当代美国最伟大的女性小说家之一。她以卓越的创作能力和非凡的文学视野获得1993年诺贝尔文学奖,成为获此殊荣的第一位黑人女作家。她的作品引起了美国读者的广泛争鸣,《秀拉》和《宠儿》更成为了家喻户晓的作品。《秀拉》和《宠儿》自问世以来,批评家已从多个角度对其进行了研究。莫里森小说中丰富的非洲神话、和栩栩如生的原型人物引起了评论界的关注。在作品中塑造的许多也深入人心。被视为三大文学批评质疑的原型批评20世纪五六十年代流行西方,八十年代左右被译介到我国,是涉及神话、人类学、心理学等学科的一个重要的批评流派。该批评流派试图发现文学作品中反复出现的各种意象、叙事结构和人物类型以找出它们背后的普世性基本形式的成因。在原型批评中,大母神原型指具有创造性和毁灭性于一身的女性原型意象。本篇论文在原型批评的基础上,以大母神原型理论为依据,对《秀拉》中的伊娃和《宠儿》中的赛斯这两位具有大母神原型特征的女主角进行剖析,从大母神的正面特征和负面特征对两位女主角进行分析和对比,从而挖掘出她们身上所体现的大母神原型的创造性和毁灭性的两个方面。然而无论是她们是“善良女神”还是“邪恶女神”,无不突出人类对大母神原型的敬畏,从而进一步揭示大母神其实是深藏在人类的集体无意识中的女性原始意象,即女性原型。她们不仅是非洲神话灵魂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遗产。本论文共分五部分。第一部分简单介绍莫里森及她的两部小说,并且阐释大母神的原型的相关理论。第二、三部分是文章的主体部分。具体分析了伊娃和赛斯这两位大母神原型人物。作为文章的重点,第二、三部分集中探讨大母神的双重特质在两位原型人物身上的体现。莫里森在两部小说中艺术地刻画了伊娃和赛斯这两个栩栩如生的大母神形象。虽然她们拥有不同的人生经历,但莫里森用细腻的笔法,诗一般的语言刻画她们所具有大母神的繁衍和保护的正面特征和大母神的破坏和剥夺的负面特征。第四部分通过伊娃和赛斯两位原型人物的比较得出:在大母神这个既丑陋又美丽,既平凡又神奇的原型形象中,埋藏着人类对大母神又敬又怕的集体无意识。第五部分为文章的结束语。总结了大母神不仅是非洲神话灵魂乃至全人类的精神遗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