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地方科技立法视野中的“拜杜规则”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km6839257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所谓“拜杜规则”,是指调整财政性资金资助项目所形成科研成果的转化与应用,由六个核心要素构成的,体现为不同立法表现的,具备特定功能的法律规则体系。其核心内容体现为《科技进步法》(修订)第20条。发端于1980年的美国拜杜法案成为世界科技立法的成功典范,借鉴美国经验,我国在2007年《科学技术进步法》(修订)中确立了拜杜规则的核心内容。在国家立法作出重大修订的背景下,地方科技立法进入新的发展时期,其中拜杜规则是重点内容之一,各地方科技立法围绕此问题呈现出不同发展态势。现阶段,我国地方科技立法可以分为探索型、追随型、稳重型和迟缓型四种模式,具体到拜杜规则,可以分为阙如型、沿袭型、细化型和创新型四种模式。在宏观分析地方科技立法的基础上,引入赛德曼教授的立法学理论,主要是将ROCCIPI模型运用于立法影响因素的分析中。地方科技立法中的拜杜规则沿袭国家立法的框架,主要集中于概念界定、权利归属、利益分配和介入权四个部分的制度设计,集中对四个方面进行分析。地方科技立法中创新性的规定集中于知识产权利益分配:利益主体进一步明确与具体化,不仅包括项目承担者,而且还有成果完成人、重要贡献的有关人员、成果实施者,都参与到利益分配机制中,并形成了利益链;利益分配机制中,对于分配比例、程序、限制性规定都进行了细化,操作性增强。在此基础上,为更好的解决“拜杜规则”中的利益分配问题,本文尝试性的提出了基于协议的利益分享机制的观点。结合地方科技立法理论、赛德曼立法学理论和方法论,针对地方科技立法中拜杜规则的现状,尝试性的运用相关理论及ROCCIPI模型提出具有建设性和实用操作性的立法建议。
其他文献
按劳分配是社会主义的重要经济制度,是马克思设想的社会主义分配个人消费品的基本原则。马克思设想的按劳分配,以社会生产力高度发达、全社会实行单一公有制、不存在商品货币关
随着知识经济时代的到来,科学知识与技术越来越成为一国经济发展的重要推动力量。目前,学术界和企业界普遍认为技术学习和技术创新活动可以增强产业的核心竞争力,提升产业竞
经济基础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概念之一,马克思、恩格斯创立的经济基础理论体系。是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组成部分,正是由于经济基础理论的创立,才使人类认识社会发展的一
本文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从解读《国富论》入手,围绕对“经济人”的理解、评价及其对社会主义市场经济建设的启示进行思考。 全文共分四个部分: 一、斯密“经济人”理论的
目的:探讨血管内皮功能与血清同型半胱氨酸(Hcy)水平与老年冠心病患者病情的关系。方法:577例老年冠心病患者根据美国纽约心脏病协会(NYHA)心功能标准分组,Ⅰ组(心功能Ⅰ级患
目的:探讨运动疗法对大鼠缺血脑组织的脑源性神经营养因子(BDNF)的影响。方法:采取Zea-Longa线栓法复制大脑中动脉缺血模型(MCAO),成功造模48只大鼠,采取随机数字表法将入组
民族凝聚力是民族心理学研究的内容之一,是民族意识的主要组成部分。民族凝聚力对于民族的发展演进以及民族的自强、自立都产生重要影响。同时,在民族发展的不同阶段又有不同
教师专业发展自20世纪80年代提出以来,经过20多年的理论研究和实践探索,已经发展成为世界许多国家教育研究共同关注的课题,是当今教师教育改革的主流话语。随着国内课程改革的实
聚合物网络液晶(PNLC)复合材料是一种新型的功能材料,基于PNLC的显示器件具有高亮度、大面积、大信息容量、无需偏振片、宽视角、较低的阈值电压,快速响应等优点,在显示领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