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竞技体育三级训练网这一特殊模式曾经在计划经济时期得以成功的运作,一大批优秀的运动员涌现出来,并取得了骄人的成绩,为我国体育事业的发展做出了巨大的贡献。但随着社会的发展,隐藏在三级训练网模式下的问题逐渐暴露出来,如因长期脱离学校教育而造成的运动员文化素质普遍偏低,学训矛盾突出等,传统体校的发展面临新的考验。因此,在这种情况下,改革这种体制以适应社会的发展要求逐渐被提上日程,而此时“体教结合”的应运而生,更是被赋予了提倡竞技体育训练新模式这一光荣使命。体教结合是体育系统与教育系统相联合,以学校为依托,既遵循教育规律又保证运动训练的系统性,在系统的文化教育下培养运动员的新型体制。体育与教育的结合不仅仅是两个部门的结合,更是建立在培养全面发展的人才的基础上的体育与教育两种精神和文化的结合。本文采用文献资料法、专家访谈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研究方法,以十所上海市国家级体育传统项目学校为研究对象,通过对“体教结合”内涵的解读,体育部门、学校、运动员的发展目标,运动员的来源和去向、学习和训练等方面的调查研究,研究结果表明:(1)行政管理部门、学校对于“体教结合”的认识不统一,政策难以落实,学校各行其是,运动员培养仍然走老路;(2)“体教结合”开展过程中的培养目标不统一,体育部门以“金牌取向”和提高运动员文化素质为目标,学校是为了扩大知名度和发展学校体育,运动员以进入高校解决日后出路为主要发展方向;(3)进入中学的运动员很难进入高水平的专业队,而进入高校的门槛也逐渐提高。中学运动员的出路越来越狭窄,即使进入高校,日后的就业也不容乐观;(4)训练时间、比赛情况决定了学校很难培养出运动技术水平较高的运动员;(5)“学训矛盾”依然存在,没有因为“体教结合”的实施而改变;(6)“体教结合”培养高水平竞技运动员的模式,因其在认识上、目标上、实践中都没有统一,“学训矛盾”依然突出,因此到目前为止这个模式是不成功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