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中国股市的跨越式发展,已上市的国有商业银行(中国建设银行、中国银行和中国工商银行)已和花旗银行、汇丰银行等国际大银行一样,成为全球市值最大的10家商业银行之一。但商业银行的市值最大并不代表其价值最大。近年来“银行价值最大化”’逐渐成为商业银行追求的经营目标,但无论是学术界还是实务界对于“什么是银行价值”以及“怎样实现银行价值最大化”都没有清晰的界定和系统的研究。本文尝试着对上述两个问题进行分析和解答。
本文认为,一家稳健经营的国有商业银行所追求的不仅仅是当期价值的最大化,更重要的是跨期价值的最大化、长期价值的最大化。但对于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有诸多因素干扰这一经营目标的实现,比如治理结构的不完善、银行家的短期行为、层级间的目标冲突等。本文在银行家效用函数的基础上,选取国有商业银行层级间目标冲突这一既有文献较少研究的角度,探讨其对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的影响。对于此问题的探讨不仅具有理论创新意义,对于股改上市并开始全面参与国际竞争的国有商业银行而言也具有紧迫而重要的现实意义。
本文在简要介绍理论基础和文献综述的基础上,首先探讨了“银行价值"以及“银行价值最大化”的内涵,提出银行价值最大化应该是在有效保障银行利益相关者利益前提下的所有者价值最大化,其核心是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而层级间的目标冲突是制约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的重要因素。之后通过理论建模探讨了总行银行家与分行银行家的效用函数差异所引发的行为差异,以及相应的激励机制。最后从银行家市场和选拔用人机制、风险管理、内部审计以及绩效评价等方面探讨实现国有商业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的对策建议。
论文的主要创新体现在以下几方面:1、对银行价值的系统阐述和对银行价值最大化、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的深入分析,弥补了国内这一方面系统研究的不足。2、既有的文献往往集中探讨国家作为出资人与国有商业银行管理层之间的委托代理问题,较少系统地探讨总行和分行之间的目标冲突对银行价值跨期最大化的影响,就此本文在研究视角上有较大的创新。3、论文通过构建理论模型,从物质、控制权和考虑银行家职业生涯规划三个层面对最优激励模式设计进行了探讨,模型构建中考虑了分行银行家的多重任务、长短期经营目标的冲突以及不同任务业绩指标衡量的差异性等现实中客观存在的问题,据此分析得出了一些有益的结论和建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