农村“留守儿童”的家庭教育问题及对策研究

来源 :华北水利水电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weiqier1110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留守儿童的问题目前已经引起社会各界的关注,它已是一个严重的社会问题。青少年儿童是祖国的未来,留守儿童占据我国青少年儿童总数的很大一部分,所以,对留守儿童的教育问题有着广泛的意义,它关系着我们国家的未来,关系着我们民族的素质,关系到我们整个社会的发展。在对留守儿童的教育中,家庭教育是一项至关重要的教育,它影响到留守儿童的生活、学习及个人的全面健康发展。本文对于留守儿童的定义是: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由祖辈、亲戚或朋友代管的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的儿童。  本文分为五个部分:  第一部分绪论,主要讲了本文的研究背景、意义和方法。从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开始,中国逐渐实现了从计划体制向市场体制、从农村社会向工业社会、从传统社会向现代社会的转变。与此相对应,农村里的剩余的劳动力也开始成大规模的向城市中转移,逐渐的形成了一个特殊的社会群体即农民工群体。随着这个农民工群体的出现,一个新的更弱势的群体“留守儿童”诞生了。与此所带来的社会问题也成为当今社会亟待解决的问题。  第二部分,主要是对我国农村留守儿童的概述,包括留守儿童的涵义、来源及概念的界定、农村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本课题将留守儿童界定为:父母双方或一方在外打工,由祖辈、亲戚或朋友代管的与父母长期分离的处于义务教育阶段的农村的儿童。留守儿童产生的时代背景从中国的国家制度、中国人的身份等级观念及农民自身问题三方面论述的。  第三部分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模式及影响,包括我国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的五种模式:“单亲”教育模式、隔代教育模式、委托教育模式、同代教育模式及自我教育模式。产生的影响概括为: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信息受阻、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认知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行为问题、农村留守儿童人格发展的情感问题。  第四部分,农村“留守儿童”家庭教育存在的问题及原因分析。存在的问题分为三方面:留守儿童的生活缺“护”、留守儿童的学习缺“助”、留守儿童的亲情缺“慰”。存在问题原因从家庭、社会、学校及监管人四个方面进行分析。  第五部分是结语。从父母、学校、社会三个方面提出了解决留守儿童家庭教育问题的措施。
其他文献
中国的知识分子问题一直是一个比较特殊的历史问题,回顾历史各个时期,知识分子在推动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中都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这也使知识分子与党的事业的兴衰直接
企业文化作为一种文化现象,是随着企业的产生而出现的。我国对企业文化的研究还是近几年来的事,但是在短短的时间内便很快形成一股热潮。我国经济建设过程中历来十分重视企业的
马克思当年把人的本质归结为“社会性”,将“人的全面发展”作为美的基本要求。人居环境美学强调环境对人的影响,属于马克思美学的重要范畴,需要认真研究。在城市化进程中,如
马克思主义时代化提供了实现中国梦的思想基础和理论前提,为中国梦打下了厚实的道路根基,为中国梦奠定了坚实的理论根基,为中国梦提供了稳固的制度根基。同时,时代变化为当代
南北方皮影艺术在明朝之前的风格全国趋同,明清之后,由于民俗文化的繁荣发展,皮影戏也在南北地区呈现出不同的风格。具体在工艺造型、艺术题材、唱腔唱曲等方面,与当地的民俗文化、历史文化、宗教信仰、气候环境等地域特征相融合,成为独具地方特色的皮影戏艺术。其中,以“湘潭纸影”为代表的南方皮影,与以“华县皮影”为代表的北方皮影有着明显的南北差异。  【关键词】南北差异;湘潭纸影;华县皮影;地域特征   中国皮
马克思世界历史理论是唯物史观的重要组成部分。它揭示了现代社会产生以来人类历史由各民族从相对独立发展到走向全面的相互影响、相互融合的过程和趋势。马克思是在批判和继
至今学术界对“爱国主义”的准确含义尚无公论,但由于其具有强大的凝聚力和感召力而通常为国家政权所倡导。近年来,随着“爱国主义”情绪集体表达事件增多,有关“爱国主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