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人才培养模式改革研究 ——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为例

来源 :江西科技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chenchendewei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当前,我国正在进行产业转型,我国经济发展的重担就由制造业艰难的扛起。伴随着我国智能制造行业的发展,开始逐渐从制造业大国朝着制造业强国转变,提出了将人作为建设制造业强国的关键,对高职院校制造人才的培养也提出了全新的要求。满足智能制造时代变化,调整人才培养目标成为了高职院校的使命。在智能制造背景下,高职院校要从培养创新性、综合职业能力型、工匠型人才等方面入手,保证高职教育人才培养具有更加合理的结构,显著提升整体实力,提高人才培养的质量。本文以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为对象,采用文献研究法、问卷调查法、数理统计法等多种方法,对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培养现状进行了分析,探究了在培养的过程中暴露出的问题,并结合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结合我国的实际情况,提出了相应的人才培养策略。第一,本文对高等职业教育、人才培养模式以及智能制造等一系列的概念进行了系统界定,在此基础之上,还研究了人才培养目标定位,描述了人才培养理论,为整篇文章提供了理论基础。第二,本文通过对职业院校师生以及相关企业的调查,解释了当前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的市场需求情况,认为当前很多智能制造企业对于PLC编程、系统集成以及abb等相关技能的需求量较大,同时,通多调查发现,当前很多职业院校在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建设过程中,过分关注与机械制造课程以及基础课程,对于新兴的智能制造类课程的关注力度不高,这与市场需求不相匹配。第三,通过对实际调查结果的汇总,笔者认为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过程中存在着教育理念与时代发展不相匹配,人才培养目标定位不够清晰,专业设置不合理以及培养方法陈旧、师资力量薄弱、校企合作不规范等方面的问题。第四,针对我国机械设计制造与自动化类专业人才培养工作中存在的问题,以及参考国外先进的人才培养模式,笔者认为智能制造背景下机械制造与自动化专业人才培养模式需要有明确的课程目标、合理化的课程体系以及科学的评价机制,并且加强专业建设、完善职业资格证书制度、强化教师队伍建设以及深化校企合作等方面的措施予以保障。
其他文献
本文的研究对象为“新建得胜鼓”,是独具地方特色的民间吹打乐,于2009年11月10日被列入江西省第三批省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新建得胜鼓起始于明朝,盛行于清朝,在传统的新建民间礼俗中具有极为重要的地位。然而随着时代的发展、中西方文化的交替传播,许多传统仪式逐渐被“西化”、“简化”,新建得胜鼓的传承也在文化生态环境的变革中受到了一定程度的破坏。自2005年起,中国开展了全国性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普查,
本研究采用学习-再认范式,以动作图片为实验材料,研究动作视觉记忆,探讨不同编码方式对动作视觉记忆的影响是否具有跨年龄阶段的差异性。对于不同运动经验的人群,由于部分人具有长期的运动经验,探究其固有的运动经验是否会对动作视觉记忆效果产生积极性影响。随着国家相关政策的不断实施,学校对体育课也更加重视。我国有关体育教学方法的研究成果丰硕,有关动作记忆方面虽然也进行了不少相关研究,但将编码方式融入动作记忆的
快节奏的现代社会,各种就业和学习压力不断涌现,智慧成为大学生生活中特别关注的话题。智慧的提升受多种因素影响,相关研究表明自我反思、意义寻求、生活事件与智慧存在显著的相关关系且对智慧有重要影响。大学生时期是智慧的快速发展阶段,通过调查大学生自我反思、意义寻求、生活事件和智慧的状况,并对这四个变量之间的影响机制进行探讨,这不仅有利于理顺大学生自我反思与智慧之间的因果关系,还能为教书育人提供一些疏导方式
近些年来,高中的历史课程已经被逐渐重视起来,不管是学生、家长还是老师,都开始认识到这门科目的重要性。历史教师作为高中生学习历史过程中的重要引路人。所以,如何认识和理解教师个人素养在高中历史课堂教学中的影响,如何更好地帮助高中历史教师提升个人素养就成为了需要研究和探讨的问题。本文以海南定安县定安中学为研究对象,对该校高二年级历史教学中学生学习质量、教师素养情况等现状进行问卷调查。调查结果显示:该校高
中国画被称为“丹青”,用这两种颜色来形象地称中国绘画艺术,可见设色在中国画中的魅力及重要性。色彩是画家表达情感的最强有力的表现工具。随着朝代的更替,工笔花鸟画的画风一直在发展变化,它的用色变得更加绚丽多彩。每个时代的审美不同,工笔花鸟画设色也发生了根本的变化。唐代画作喜欢绚丽多彩,宋代画作喜欢优雅别致,元代画作喜欢水墨浸染。传统的工笔花鸟画设色理念丰富而又独特,当代工笔花鸟画除广泛借鉴和吸收、继承
初中阶段是学生培养英语学习兴趣的关键时期。语法学习在这一阶段起着举足轻重的地位。传统英语语法教学课堂上教师是教学中的主体,学生只是被动地接受知识。学生对所学语法知识得不到有效的内化。这种教学方式不能提升学生的兴趣,并且教学效果也不能令人满意。随着信息技术的发展,微课给教育领域带来了一场新的变革。在本研究中,笔者在英语语法教学中进行了微课教学的一个实验。首先,笔者以湖南省B中学八年级一班为实验班,利
本研究以江西省高职院校703名大一至大三的高职生为研究对象,采用职业探索问卷(CES)、社会支持评定量表(SSRS)和自我同一性形成度自测量表进行了问卷调查,对所收集的数据资料分别用描述统计分析、差异显著性检验、相关分析、回归分析及中介作用检验等方法进行分析整理,以把握当前高职生职业探索、社会支持与自我同一性的现状,并探明三者之间的关系,得出以下结论:第一,江西省南昌市高职生职业探索总体上处于中等
词汇是构成语言的三大要素之一,词汇在语言学习过程中的作用不容小觑。无论是在何种语言学习中,词汇都扮演者十分重要的角色,但是词汇教学却始终未能受到重视,教学方法相对简单。由于当前合适的词汇学习方法仍然缺乏,学生往往会感到词汇学习是一件十分艰难的事情,这会导致其对英语词汇学习的信心以及兴趣逐渐下降。因此,创造一个轻松高效的词汇教学环境成为了非常有必要且亟待解决的事情,而多模态理论的出现给解决这一问题提
国家体育总局和教育部共同推动的《全国青少年校园足球活动实施方案》,在一定程度上推动了校园足球活动的开展,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果。然而,却依旧存在重点不突出、典型示范案例匮乏等问题。作为近年来江西省校园足球的旗帜,南昌二中取得了傲人的成绩,因此,有必要对南昌二中校园足球的开展模式进行深入探讨。综合运用文献资料法、访谈法、实地考察法、逻辑分析法等研究方法,从校园足球组织管理模式、文化建设模式、师资培养模式
自20世界80年代健美操传入我国至今,已经成为我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其经过多年的传承和发扬,健美操以自身独特的魅力,深受人们的喜爱与追捧。纵览目前,健美操的教学可以发现,教师大多采用传统教学法,虽然有利于少儿学员基本功的掌握,但是他/她们在学习过程中机械性的接受知识,学生的主动性难以得到发展,不利于培养合作意识。律动教学法是以慢、快或慢快组合等不同的方式将少儿学员的身体与节奏联系起来,以发展它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