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目的:分析经床突/海绵窦入路和不同解剖间隙夹闭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病例的临床特点、相关手术细节、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究该入路及各解剖间隙在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的29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病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影像学资料如动脉瘤大小、瘤颈宽度、瘤颈位置高度、瘤顶指向等情况;术中情况如前床突去除情况、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分析经床突/海绵窦入路和不同解剖间隙夹闭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病例的临床特点、相关手术细节、影响因素以及临床疗效并结合相关文献复习探究该入路及各解剖间隙在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中的个体化应用。方法:通过回顾性分析经显微外科夹闭术治疗的29例基底动脉尖动脉瘤患者病例,收集患者术前基本资料:性别、年龄、基础疾病等;影像学资料如动脉瘤大小、瘤颈宽度、瘤颈位置高度、瘤顶指向等情况;术中情况如前床突去除情况、离断后交通情况、手术间隙选择、临时阻断、动脉瘤夹使用情况等;术后并发症;术后1个月及6个月预后随访情况。按手术入路分为经床突/海绵窦入路组19例和翼点入路组10例;按深部手术间隙分为经第二间隙组3例、经第三间隙组19例以及经第五间隙组7例,进行整体及亚组分析。比较分析两入路组术前基本情况及动脉瘤特征,术中相关操作技术及术后并发症及预后等情况,同时比较不同解剖间隙组动脉瘤特征,手术相关细节及并发症等情况。分别进行各因素与预后相关性分析。结果:1.对比经床突/海绵窦入路和经翼点入路两组患者术前基本特征包括:平均年龄、性别、基础疾病情况、是否为破裂动脉瘤、高Hunt-Hess分级、术前颅内血肿、术前脑梗塞、术前脑积水、是否合并前循环动脉瘤等,两组间比较无明显统计学差异(P>0.05)。2.共计治疗基底动脉尖动脉瘤29枚,直径在1.4~18mm,平均大小7.20±3.05mm;平均瘤颈位置高度5.56±2.39mm。宽颈动脉瘤25例(91.7%);瘤顶指前者6例(20.7%),瘤顶指上者16例(55.2%),指后者7例(24.1%);其中经床突/海绵窦入路组的平均动脉瘤大小及瘤颈高度均大于翼点入路组,且有统计学意义(P<0.05)。术中离断同侧后交通动脉者4例,行临时阻断者18例,两组比较经床突/海绵窦入路组多于翼点入路组,但无统计学意义(P>0.05)。运用多瘤夹组合技术夹闭者11例,经床突/海绵窦入路组多于翼点入路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3.第五间隙(SCT)组平均动脉瘤颈高度为11.86±4.30mm,大于第三间隙(COT)组及第二间隙(OCT)组,且三个间隙治疗的动脉瘤颈位置高度在总体分布上存在统计学差异(P<0.05),而动脉瘤尺寸、瘤颈宽度以及术后并发症率等因素上三组分布无明显差异(P>0.05)。4.29例手术患者中,术后新发出血性事件7例(24.1%);新发缺血性事件8例(27.6%);新发神经损伤5例(17.2%);其他并发症包括肺炎、肺栓塞、胰腺炎等3例(10.3%),术后1例(3.4%)因肺栓塞死亡。术后1月共回访患者28例,神经功能恢复良好者19例(67.9%),神经功能预后较差9例(32.1%)。术后6月神经功能良好者22例(78.6%),两组比较无明显差异(P>0.05)。分析各因素与预后不良关系提示术前较差神经功能状态和新发颅内出血与不良预后间存在相关性(P<0.05)。结论:经床突/海绵窦入路是一种更适合处理复杂的基底动脉尖动脉瘤的手术入路,术前应充分评估前、后床突如大小、气化程度等情况,是否合并前循环动脉瘤,颈内动脉硬化,后交通动脉情况以及动脉瘤的大小、位置高低等情况综合评估选择相应的手术操作技术及解剖间隙,以保证充分的手术空间需求并将并发症率降到最低。
其他文献
目的:探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影像重建在乙状窦后入路开颅手术中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大第二医院神经外科2019年9月至2020年9月经乙状窦后入路手术开颅手术治疗的40例桥小脑角区肿瘤患者,完善颞骨CT、头颅MRI平扫、MRI增强、MRV等影像学检查。根据术前规划是否运用3D-Slicer联合sina软件影像重建技术分为实验组20例,对照组20例,对照组按常规流程完成术前
目的:动脉瘤患者术后常并发脑积水,导致患者发生严重的功能神经障碍等,严重影响患者预后。临床上脑积水往往需要进行分流手术、脑室钻孔等。其中部分患者需行脑室-腹腔分流等手术来治疗被称为分流依赖性脑积水,有研究开放脑池或可减少依赖性脑积水的发生,本研究就旨在分析在颅内破裂动脉瘤夹闭术中使用脑池造瘘并控制性引流对动脉性蛛网膜下腔出血患者分流依赖性脑积水发生率及预后的影响,及动脉瘤夹闭术后发生分流依赖性脑积
目的:研究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中Delphian淋巴结(Delphian lymph node,DLN)转移的相关临床风险因素以及预测价值,评估依据DLN转移制定更合理的手术方案的参考意义。方法:回顾性分析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腺体外科2021年6月至2022年1月收治的214例行手术治疗且病理证实为单侧甲状腺乳头状癌患者的临床相关资料,将99例病理报告明确标明有DLN检出情况的病例进行统计学分
目的:3D slicer是一种基于医学图像信息学的图像处理和三维可视化的开源软件平台,操作简单,而且支持功能扩展和改进,已经广泛应用于颅内血肿穿刺引流术等相对简单手术操作。本研究拟应用3D slicer软件重建矢状窦及其属支静脉系统,术前评估肿瘤与矢状窦及其属支的关系,设计头皮切口、骨瓣成型良好暴露静脉窦及肿瘤并指导窦旁脑膜瘤切除,评估3D slicer软件辅助窦旁脑膜瘤切除术的应用价值。方法:选
目的:探究腹腔镜经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术手术时间延长的独立危险因素。方法:回顾性分析2019年11月—2021年1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行腹腔镜经后腹腔肾上腺肿瘤切除的患者(n=132例)。收集患者临床病历资料,包括:年龄、性别、体重指数(BMI)、美国麻醉医师协会(ASA)分级、肿瘤大小、手术医师,以及影像学测量资料包括:后部肥胖指数(PAI)、肾周脂肪厚度和肾上腺肿瘤下降深度。通过四分位距
目的:通过比较合并左心室增大的冠心病患者与左心室正常的冠心病患者在接受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后的相关临床数据有无差异,来评价OPCABG对合并左心室增大的冠心病患者的治疗价值。方法:搜集并归纳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2021年5月至2022年1月的所有单纯非体外循环冠脉搭桥术(OPCABG)患者的临床数据共185例。依据术前患者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DD)大小,把所有病例分为两组,实验
研究背景和目的:甲状腺全切术(Total thyroidectomy,TT)是甲状腺外科最常见的一种术式,相对于甲状腺部分切除和大部切除术后发生甲状旁腺功能减退的风险大大增加。因此,了解与甲状旁腺损伤相关的一些临床病理因素,对于帮助甲状腺外科医生预防术后低钙血症的发生也具有重要的指导意义。本研究回顾性分析了83例行甲状腺全切术患者的临床资料,以及23例行甲状腺一侧腺叶切除的患者作为对照,探讨甲状腺
目的:探究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双支搭桥术(Double-barrel STA-MCA Bypass)治疗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有效性及安全性。方法:选择2017年12月至2022年1月在河北医科大学第二医院东院区收治的11例行颞浅动脉-大脑中动脉双支搭桥术(Double-barrel STA-MCA Bypass)的动脉粥样硬化性缺血性脑血管病的患者,进行回顾性研究。收集患者一般资料,手术
目的:探究冠心病患者与健康人群肠道菌群结构及肠道菌群代谢物的差异性。方法:1.于2021年11月至2021年12月收集18例冠心病患者及20例健康入组人群的粪便标本。2.利用16S r RNA基因测序和QIIME2分析流程检测肠道菌群组成及其丰度的变化并预测差异菌的代谢途径的差异。结果:1.实验组和对照组肠道菌群的β多样性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即表明我国冠心病病人和健康入组人群菌群结构
目的:对比分析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的检出情况,探讨具核梭杆菌与结直肠癌关系。方法:检索2000年至2022年2月发表于Pub Med、EMBASE、The Cochrane Library,中国知网、万方、维普、中文科技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生物医学文献数据库中关于具核梭杆菌在结直肠癌癌组织及癌旁组织检出差异的文献,依照纳入排除标准筛选文献、进行文献质量评价,使用Rev Man 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