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我国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乳制品因其营养丰富已成为人们生活中重要的饮用品。然而,近年来乳制品质量安全事件频发,如非法添加剂、真菌毒素等混合污染给消费者带来了严重的健康与经济损失。现场快速检测技术是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的核心手段。现有大型仪器检测技术因为操作复杂、需要昂贵仪器和专业技术人员,难以满足现场快速检测的需求。因此,建立乳制品中化学污染物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对保障乳制品质量安全及消费者健康具有重大意义。本研究基于免疫分析原理,运用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技术,分别建立了乳制品中三聚氰胺和黄曲霉毒素M1的高灵敏快速检测技术,为乳制品中化学污染物检测提供了技术支撑。本文主要研究内容和创新点如下:1.以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为标记材料,三聚氰胺为目标分析物,将聚苯乙烯荧光微球材料与高特异性的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进行偶联,研究优化了抗体标记量、荧光探针用量、免疫试剂喷涂量、反应缓释液等参数,建了基于一抗标记法的三聚氰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并应用于花生、核桃、椰子乳制品饮料。花生、核桃和椰子饮料的检测限分别为0.89、0.94和1.05 ng/mL。工作线性范围分别为2.67–150、2.82–150、3.15–150 ng/mL,相关性在0.9820.986之间;空白基质加标实验中,回收率在85.86%110.60%之间,变异系数小于7.80%,具有较好的准确度与稳定性;干扰实验中证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对比,回收率在82.21%110.80%之间。2.以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为标记材料,三聚氰胺为目标分析物,将聚苯乙烯荧光微球材料与羊抗鼠二抗进行偶联,研究优化了抗体标记量、三聚氰胺单克隆抗体用量等参数,开发了基于二抗标记法的三聚氰胺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并应用于牛奶。该方法在牛奶中的检出限为0.024 ng/mL,检测线性范围为0.072–150 ng/mL,相关系数为0.986,与报道的文献相比灵敏度提高了100倍以上;空白基质加标实验中,回收率在90.0%113.2%之间,变异系数小于在7.75%,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实验中证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超高液相色谱串联质谱检测结果对比,回收率在84.46%104.26%之间。3.以聚苯乙烯荧光微球为标记材料,黄曲霉毒素M1为目标分析物,将聚苯乙烯荧光微球材料与羊抗鼠二抗偶联,研究优化了抗体标记量、黄曲霉毒素M1单克隆抗体用量等参数,开发了基于二抗标记法的黄曲霉毒素M1时间分辨荧光免疫层析检测技术,并应用于牛奶。该方法在牛奶中的检出限为0.009 ng/mL,检测线性范围为0.027–0.4 ng/mL,相关系数为0.995;在空白基质加标实验中,回收率在96.00%104.75%,变异系数小于8.13%,回收率较高,变异系数较小,具有可靠的准确度、精密度;干扰实验中证明该技术具有较高的特异性;与高液相色谱检测结果对比,回收率在79.17%109.38%之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