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影响及应对措施

来源 :吉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pf8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随着综合国力的提高,中国已经成为世界上第二大的经济体。中国在经济总量上与美国之间的差距在逐年缩小。这一形势引起了美国政府的高度重视,为了避免贸易逆差增大,美国不断对华采取提高关税、提出高科技出口禁令和进行反倾销通告等措施。特朗普执政以来,中国与美国之间的贸易摩擦愈演愈烈,特朗普政府于2018年3月9日宣布对中国进口的钢铁产品加征25%的关税,铝产品加征10%的关税,中美贸易摩擦由此持续升温。2020年1月中美刚结束为期22个月的贸易战,签订了第一阶段的和解协议,这个协议代表了中美贸易战的短暂平息,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中国政府和企业的压力。而在2020年5月美国又重新点燃了战火,采取了制裁华为、限制中国企业在美上市、将33家中国公司及机构列入“实体清单”等措施。美国发起贸易战的初衷是为了降低贸易赤字,打压中国的经济和科技,同时维护特朗普自身的政治利益,因此美国在降低国内税率同时提高中国进口关税。毫无疑问,贸易战之后美国并没有实现其目标。那么这次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会有怎样的影响呢?本文在以往研究的基础上,基于中美贸易战的时代背景,通过定性和定量相结合的方法,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造成的影响。在定性分析部分,主要从中美贸易摩擦历史回顾、成因分析以及影响分析三大部分剖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在实证分析部分,通过stata做出时间序列回归分析,引入美国对中国加征关税、美国对中国的技术性贸易壁垒、“337”立案数等作为贸易摩擦变量作为贸易摩擦变量,运用改进后的贸易引力模型定量分析了中美贸易摩擦对中国出口的影响。在贸易引力模型中,对中国出口的定义不仅仅局限于中国的出口总额上,还体现在不同的产品品类中,实证研究了对于加工周期较短的产品、低附加值的轻加工产品和对于一些加工周期较长、技术工艺较为复杂的重加工产品的出口额的相关性的差异,得出了对于不同品类产品在贸易摩擦中受到的影响程度是不同的,贸易摩擦与重加工产品的出口额相关性较为显著。本文的研究有助于我国企业、各级政府等相关部门更有效地应对未来的贸易争端事件。
其他文献
1999年我国正式进入老龄化社会,目前正处在快速发展阶段,是老年人口最多、人口老龄化程度较高的国家,人口老龄化已成为我国的一个基本国情。因为科技特别是医疗科技的发展日
阐述了区域干旱现象的一般特征及其在我国开展研究分析的重要性和必要性,简要分析了目前国内外关于区域干旱期供水工程运行研究的一些特征状况;针对区域干旱特征和供水工程风
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迫切需要思维方式的转变。这种思维方式的转变具体表现为在主体范围、主体结构、主体秩序、主体交往方面实现对资本主义世界体系“单主体”思维的超越,形成“互主体”思维。中国传统文化中蕴含着丰富的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的思想资源,包括“仁者,爱也”的仁道观、“义利,利义,相为用”的利益观、“徒善不足以为政,徒法不能以自行”的治理观、“以道佐人主者,不以兵强天下”的安全观、“和实生物,同则不继”
为满足国家超低排放要求,电厂SCR喷氨流量控制精度要求相应提高,实际运行过程中,测点不准确、控制策略与控制对象特性不适应,导致超低排放改造后烟气NOX含量小时均值控制精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