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消费主义的泛娱乐时代粉丝迷群文化研究

来源 :陕西师范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gabby11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泛娱乐时代的粉丝迷群主要是以“90后”、“00后”为代表的新一代消费者。与传统消费者的消费观念和以往粉丝群体的消费习惯都不同,泛娱乐时代的粉丝迷群具备相当包容开放的观念和眼界,十分注重文化娱乐等精神消费,会更积极主动地挑选和甄别自己的消费对象并且为之买单。新一代的粉丝迷群不仅强调个性独立与情感代入,也善于自我展示,渴望与偶像共同成长。除了为自己的偶像带来不容小觑的经济效益、社会效益和文化效益,粉丝们在追星活动和消费行为中也收获了满足感、群体归属感,以及自我意识的实现。与传统粉丝不同,泛娱乐时代的粉丝迷群能够获取实时的新鲜讯息,熟悉社交平台与新媒体的使用,甚至能够创建自己的话语体系和交流方式。同时,他们也更为细心和敏感,偶像的一部新作、一则新闻,甚至某句话、某个表情都会受到粉丝团体内部热议,并有可能发酵扩大成为一种社会情绪。新一代的粉丝迷群已经不再只是一厢情愿的付出者和被动的接受者,而是具有一定的多面性、复杂性和矛盾性的主动消费者和生产者。他们有的崇拜偶像,有的钟爱作品;既是积极踊跃的参与者、评价者,也是才华横溢的创造者、发展者;他们推崇真实与自我的精神,乐于展示,注重沟通,并且善于从已有的文化产品和模型中吸收取舍和再创造。其消费习惯、媒介使用与丰富的亚文本创作成果无不体现出独特的群体特质与文化风格。本文以虚拟民族志(调查、深度访谈)为研究方法,试图以符号学、社会学和传播学的理论为基础,围绕符号消费理论、文化消费理论和大众文化理论来剖析粉丝迷群的追星消费行为。通过观察和文本分析,笔者将传统粉丝中的典型代表“80后”与泛娱乐时代的粉丝代表“00后”的追星缘由、消费方式、媒介使用进行对比。本文主要以当红“流量小生”鹿晗为个例分析泛娱乐时代明星偶像的商业价值及走红缘由,并选取微博、贴吧、豆瓣、知乎论坛等社交平台观察“鹿饭”(鹿晗粉丝)等新一代粉丝迷群团体的消费行为、组织架构、管理运作及其亚文化生产,深入解读粉丝迷群的自我认知、身份认同及情感诉求,从宏观视角来解读泛娱乐时代的粉丝文化风格。新一代的粉丝迷群对于媒介工具和社交网络的粘性明显较高,并且善于借助社交平台和新媒体工具的话语赋权。在泛娱乐时代的粉丝积极主动的消费活动和由个体走向组织化的过程中,粉丝迷群构建了自己独特的文化风格,曾经被视作亚文化的粉丝文化已经自然而然地成为泛娱乐文化产业链中不容忽视的重要一环,对主流文化产生了越来越大的影响。因此,处在现代消费主义和泛娱乐产业时代下的粉丝迷群,也应当作为一种新的文化符号得到重新审视。本文的讨论以2016年10月13日至2018年3月1日的在线参与式调查、文本研究与深度访谈为基础。其中包括对“张学友粉丝团”、“鹿饭”等新一代粉丝迷群的追星活动、消费行为、亚文本创作的连续性观察,并在此期间于豆瓣小组论坛设立问卷调查(共计1505人参与不记名投票),将结果进行统计分析。此外,作者通过线上私信和线下访谈的方式访问了包括“鹿饭”(鹿晗粉丝)、“学友粉”(张学友粉丝)、“Xback”(张艺兴粉丝)、“j家粉”(杰尼斯粉丝)、“四叶草”(TFboys粉丝)在内的35位粉丝,了解他们追星时的消费态度和动机。同时,笔者搜集了“鹿饭”、“四叶草”等在新闻报道中的访谈记录作为资料补充。
其他文献
摘要 为了克服现有船舶推进装置的缺点,提出了一种基于磁流体技术的海水离子流船舶推进器。该装置利用海水在电场中加速后排出产生的推力来推进,并对该装置进行Rhino建模。再通过HEMS-1实验船对该装置进行優化。  关键词 船舶推进;离子;新能源;交流电  中图分类号 U6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2095—6363(2016)17—0005—02  目前,船舶的推进器主要分为以下几种:喷水推进装置
未来信息化战争中,作战部队机动灵活、反应机敏,对装备保障力量的部队化、战斗化要求更加迫切,装备保障是在多维一体的数字化战争环境下实施的,保障对象是具有全纵深、全立体、全
一项制度,如何做到既推动社会、经济的进步,又兼顾社会各利益阶层的认知.以达到发展兼顾稳定、效益兼顾公平之目的,是考量决策管理机关和企业管理者能力的课题之一。本文分析目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