EVA考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

来源 :福州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shumoljw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两权分离下,业绩评价成为股东衡量管理者努力程度以及掌握企业经营情况的重要手段。但传统以利润为基础的业绩评价指标没有充分考虑到权益资本的成本,导致资本成本计算不完全,无法真实反映管理者为股东创造的价值。20世纪80年代,美国思腾思特公司提出了经济增加值(EVA)的概念,认为企业收入只有超过包括权益资本成本在内的全部经营成本,才为股东创造了价值。EVA作为价值管理工具被广泛运用于企业业绩评价。从2010年起,国资委将EVA指标引入央企负责人经营业绩考核中,地方国资委也纷纷开始参照执行。企业实施EVA业绩考核,使得管理者的绩效薪酬直接与EVA指标相挂钩,这可能引发管理者出于薪酬目的的盈余管理行为。另外内部控制作为企业的治理机制,可能会对EVA业绩考核与盈余管理之间的关系产生影响。为此,本文从理论和实证两个方面出发,研究EVA考核和内部控制对盈余管理的影响。本文基于委托代理理论、信息不对称理论、信号传递理论、契约理论以及价值管理理论,分析了 EVA考核、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三者之间的关系。并在相关理论分析的基础上,选取2010-2016年A股国有上市公司为研究样本,构建线性回归模型进行实证检验。本文的实证结果表明:(1)EVA考核与盈余管理显著正相关。EVA考核会加剧管理者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2)内部控制与盈余管理显著负相关。高质量内部控制会抑制管理者的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行为。(3)内部控制具有治理效应,高质量内部控制会削弱EVA考核对应计和真实盈余管理的加剧作用。内部控制通过一系列制衡和监督的制度安排,对管理者的盈余管理行为起到抑制作用,为企业实施EVA业绩考核提供了制度保障与支撑。最后,笔者根据文章的理论分析和实证结果,结合EVA考核在我国的实施情况,从提升企业价值创造能力、完善EVA考核办法以及完善监督治理机制三个方面提出若干对策和建议,以期抑制管理者的过度盈余管理行为。
其他文献
网络技术的发展为实验教学创设了广阔的前景,结合目前成熟的多种通信技术,对远程网络实验教学有重要的推动作用.本文给出了一种嵌入式Web服务器的软硬件设计原理,并通过该服
采用高速电弧喷涂技术成功地制备出FeCrNi/CBN复合涂层,对涂层的结合强度、硬度、抗热震性能和磨损性能进行了测试,并利用扫描电子显微镜(SEM)、能谱仪(EDS)等手段观察分析了涂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