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经皮椎体成形术是一种微创技术,即通过向病椎注入骨水泥来缓解疼痛症状并加强椎体强度。经皮椎体成形术的主要并发症是骨水泥渗漏和肺栓塞,它可以引起致命性后果,而就当前的椎体成形技术是难以避免的,本研究旨在椎体成形术中建立椎体压缩骨折、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模型,研究其对骨水泥的分布、注射压力、外渗的影响,为临床应用降低并发症,提高安全性提供新的思路与方法。方法:我们选用同一地区、同一种族、同一性别、同一年龄段(60岁±1岁)防腐尸体标本6具,通过拍摄X线片除外骨折、肿瘤及先天畸形,取出T10-L5标本,将标本的所有椎体自椎间盘及关节处离断,均保留好前、后纵韧带,并彻底清除椎间盘及椎体周围所附软组织,游离成单个完整椎体,共48个椎体,逐一测量骨密度(BMD)后,从48个椎体标本中,选出骨密度接近、体积相近的40个椎体(其余8个做预实验)。再将单个椎体从椎弓根处切除上、下关节突,整个椎体置于两钢板间,以5mm/min的加载速率进行垂直加载,直到标本屈服为止。将制备好的压缩骨折模型随机分成两组,每组20个,实验组在进行椎体成形术之前,先运用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椎体,200ml的生理盐水从一侧椎弓根注入,从对侧椎弓根被回吸,对照组不进行灌洗。利用骨水泥注入装置(其一端链接生物力学试验机)将3ml中粘度骨水泥注入所有样本,记录注射压力。再通过CT机对术后椎体行断层扫描,观察术后各椎体内骨水泥的分布和外渗情况,并做好记录。结果:所有的椎体均存在骨质疏松,骨矿物质密度在0.377-0.638g/cm2之间。通过置入在两侧椎弓根的工作套管进行灌注和抽吸可以去除椎体内脂肪、骨屑、骨髓等成分。由于负压装置的应用,所有的灌洗液均能通过另一侧的工作套管被抽出。应用非参数检验中的Kruskal-Wallis检验对实验组与对照组的所有数据进行比较,结果显示:骨水泥注射压力,对照组60%在100N以上,而实验组仅有15%在100N以上,P<0.05,灌洗与不灌洗对于椎体成形术中骨水泥注入压力的影响有统计学意义;骨水泥分布,CT扫面显示:实验组椎体内骨水泥分布的更加均匀,而对照组椎体骨水泥分布欠佳;骨水泥外渗:对照组中有8个椎体出现外渗现象,达到了40%(8/20)的外渗率,而实验组的外渗率仅为15%(3/20)。由于样本较小,这一结果并不具有统计学意义(P=0.077,P>0.05)。但能够显示一个趋势:灌洗样本中外渗率更低。骨水泥外渗大多发生在椎体的前部或两侧,没有明显的椎管内渗漏现象。结论:在椎体成形术中,椎体压缩骨折、生理盐水脉冲式灌洗模型的建立以及先进的灌洗技术具有可行性和可重复性。椎体经过灌洗后,其内部的骨髓、骨屑、脂肪等被冲洗干净,从而降低了注射骨水泥时的阻力,同时也减少了注射骨水泥时发生肺栓塞的可能性。注射压力的降低使更加粘稠的骨水泥得到应用,阻力下降则使骨水泥分布更加均匀,降低了骨水泥外渗以及肺栓塞的发生率,使操作更加安全。因此灌洗技术的应用降低了经皮椎体成形术中并发症的发生率,可以有效的提高其安全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