人工鱼礁和流场环境对许氏平鲉栖息地选择行为的影响

来源 :上海海洋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a103582412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受近海陆源污染、围填海和旅游发展等人类活动的消极影响,近海鱼类自然栖息地的生态服务能力日趋减弱,生境类型结构单一化,生态环境质量迅速降低。近海区域的鱼类产卵场、育幼场和育肥场栖息地环境呈现显著的碎片化、低生态价值化和离岸化特征。受此影响,近海渔业资源呈现低龄化、个体体长小型化趋势,渔业资源可持续性和稳定性遭到破坏,海洋渔业资源陷入恶性循环。当前,修复和改善近海鱼类栖息地的结构和功能,成为了促进渔业资源健康可持续性亟需解决的生态科学问题和生态工程问题。海洋牧场通过在水体中投放人工鱼礁、增殖放流、构建立体化监测平台等方式,构建适用于不同区域的近海渔业资源保护修复模式。其中通过人工鱼礁重建适宜生境,修复近海海洋生态环境,养护渔业资源已成为近海生态修复和渔业持续发展的战略选择。然而,在鱼类生境修复区域进行人工鱼礁建设需要深入讨论两方面科学问题:1.基于鱼礁建设的鱼类生境区域生态服务功能和结构的完整性;2.基于鱼礁建设的鱼类生境区域鱼类行为的适应性和选择性。根据经典生态演替理论,新建的人工鱼礁鱼类生境区域首先会吸引底栖恋礁性鱼类,其次是中上层鱼类。因此,研究底栖恋礁性鱼类对鱼礁区域在行为上的选择和适应不仅是鱼礁礁型投放前设计的需要,同时也是海洋牧场选址的重要参考。研究典型岩礁鱼类对于人工鱼礁生境的行为响应特征有助于解析人工鱼礁的“集鱼”机理,进而提高人工鱼礁生境修复功能,实现渔业增殖。本研究选取岩礁鱼类中的许氏平鲉(Sebastes schlegelii)作为目标鱼类,研究其在幼鱼和成鱼两个生活史阶段(幼鱼阶段,体长:11±0.5 cm和成鱼阶段,体长:30±0.5 cm)对鱼礁生境变化的行为响应特征,以期为养护增殖型人工鱼礁的设计和工程建设以及海洋牧场适宜生境选址等提供科学参考。本研究的主要内容包括:(1)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许氏平鲉在不同结构人工鱼礁周围的时空、庇护、栖息特征;(2)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许氏平鲉对人工鱼礁在不同流场环境的响应特征和分布变化;(3)研究不同生活史阶段许氏平鲉在不同人工鱼礁周围以及不同流场环境下聚集情况在时间序列上的变化,分析其日内时间尺度上的波动情况,从而获取幼鱼与成鱼在不同实验条件下的时间序列变化特征。主要研究结果如下:1.许氏平鲉幼鱼具有显著的集群和负趋光性行为。立方体型鱼礁(Cubeshaped artificial reef,CAR)对幼鱼的诱集效果最好,平均聚集率MGR(Mean gathered rate,MGR)为47.21%,其次为金字塔型鱼礁(Pyramid-shaped artificial reef,PAR),MGR为28.82%,再次为星型鱼礁(Star-shaped artificial reef,SAR),MGR为14.95%,最后为圆管型鱼礁(Tube-shaped artificial reef,TAR),MGR为9.02%。在静水环境(Flow field environment 1,FE1)中,除PAR与SAR外,幼鱼在其他两种鱼礁区域的聚集率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流水环境(Flow field environment 2 and 3,FE2和FE3)中,幼鱼在四种不同鱼礁的MG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同一鱼礁在不同的流场环境中,诱集幼鱼的效果不同,具体为:除CAR外,其他三种鱼礁在静水和流水环境中的MG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流场环境中,四种鱼礁内、外的幼鱼MGR也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2.许氏平鲉成鱼的负趋光性和集群行为相对不明显,PAR对成鱼的诱集效果最好,MGR为40.15%,其次是CAR,MGR为36.34%,再次是SAR,MGR为12.75%,最后是TAR,MGR为10.7%。在FE1中,成鱼MGR在四种鱼礁都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FE2中,成鱼MGR在TAR与SAR中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PAR与CAR的成鱼MGR存在差异性显著(P<0.05);在FE3中,PAR与CAR的成鱼MGR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除了PAR外,其他三种鱼礁对成鱼的诱集程度受流场环境的影响较大,即成鱼MGR在三种不同的流场环境中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不同流场环境中的成鱼在鱼礁内、外的聚集情况表现不同,其中:在FE1中,除CAR外,其他三种鱼礁内、外成鱼的MG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FE2中,除SAR外,其他三种鱼礁内、外成鱼的MG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在FE3中,CAR与PAR内、外成鱼的MGR均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SAR和TAR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3.对幼鱼和成鱼在不同鱼礁的分布数量进行小波分析发现:幼鱼和成鱼数量在不同鱼礁周围的小波周期不同,CAR周围的幼鱼与成鱼数量的日内小波波谱连续性最强,波动较大,即日内的数量变化极为显著,TAR波动则相对较小。在同一实验流场环境中,随着实验时间的增加,许氏平鲉幼鱼与成鱼在四种鱼礁的小波波谱性连续性逐渐减弱,即许氏平鲉在鱼礁区域的日内聚集率趋于稳定。4.鱼礁结构、流场环境及其交相互作用均对许氏平鲉幼鱼和成鱼的聚集有极显著影响(P<0.01),鱼礁结构对幼鱼和成鱼的聚集效果影响更显著。综上所述,许氏平鲉对不同礁体的长时间序列行为上的连续观测表明,许氏平鲉在不同生活史阶段对不同礁体的行为选择呈现不同,同等条件下,流速对成、幼鱼的影响呈现出较大差异。在建设人工鱼礁中,可重点考虑PAR和CAR,其对岩礁鱼类生境的修复较为显著。
其他文献
为了解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群落结构变化特征,分别于2014年和2018年对该海域进行渔业资源和浮游动、植物年度调查,利用优势度指数、物种多样性、聚类分析、丰度/生物量比较曲线(ABC曲线)和冗余分析(RDA)等方法分析该海域生物的种类组成、资源密度指数和优势种等群落结构特点。结果显示:(1)2014年黄骅港海域渔业资源的种类数(49种)略高于2018年(46种),渔业资源优势种表现为小
小型中上层鱼类是北太平洋海域重要的渔业资源,具有生命周期短、生长速度快、高集群性等特点,其资源年间波动显著,且受气候-海洋变化的影响。本文围绕秋刀鱼(Coloabis saira)、鲐鱼(Scomber japonicus)、沙丁鱼(Sardinops sagax)3种主要的小型中上层鱼类,评估了厄尔尼诺-南方涛动(El Ni?o/La Ni?a-Southern Oscillation,ENSO
长江口是我国最大、最典型的河口,是我国许多鱼类的产卵场、育幼场、索饵场和洄游通道。凤鲚是长江口最重要的经济鱼类之一,在气候变化和人类活动的双重影响下,其资源几近枯竭。2020年1月农业农村部发布《长江十年禁渔计划》,在此背景下,亟需开展禁捕前后长江口凤鲚资源评估等相关工作,为长江禁渔等生态修复和资源养护政策实施效果评价提供重要科学依据。本文依据2018年5-7月和2019年5月和8月长江口崇明岛附
渤海是重要渔业经济种类的产卵场和索饵场,也是我国海洋渔业生产的重要渔场之一,在我国海洋渔业中占有至关重要的地位。二十世纪五十年代以来,渤海渔业资源从开发利用不足的阶段逐步恶化到过度捕捞的阶段,渔业资源大幅衰退,并且随着沿岸省市经济的快速发展,渤海生态环境也不断恶化,渤海生态系统健康受到威胁。渤海渔业生物群落在捕捞压力与环境变化双重胁迫下势必会产生相应的变动,因此对渤海的渔业生物群落结构特征的研究就
21世纪是海洋的世纪。党的十八大以来,我国首次系统提出海洋强国战略,在国内外形势复杂的当前具有重要现实意义、战略意义。我国是海洋大国,有1.8万公里的海岸线(不含岛屿海界),300多万平方公里的海域面积,拥有丰富的海洋资源,其中海洋渔业资源是人类最宝贵的海洋资源之一,而海洋渔业地理信息系统(GIS)是海洋渔业资源合理开发、利用的保证。由于海洋和陆地的地理特征差别很大,如:海洋的柔性、动态性、数据间
日本鲭(Scomber japonicus)是我国远洋灯光围网渔业中重要经济鱼种之一。目前,部分文献针对我国、日本及美国西部近海海域的日本鲭渔业已进行了初步研究,鲜见涉及北太平洋公海日本鲭种群的年龄、生长及资源量的研究报道。本研究通过2016年4月~2020年12月北太平洋公海商业捕捞围网渔获物中采集的日本鲭样本,对其生物学特征,包括年龄结构、叉长与体重分布、生长与死亡、群体组成等进行了初步研究。
从"三方协议"模式的试行,再到正式推出"金土地"农村承包土地经营权抵押贷款和水面经营权抵押贷款,江苏金湖农商行用金融创新盘活了农村水土资源江苏省金湖县坐拥高邮湖、宝应湖、白马湖"三湖",是苏北典型的水乡和产粮基地。近年来,当地新型农业经营主体不断涌现,土地流转规模日渐扩大,金融需求旺盛却难以得到充分满足。随着农村土地制度改革的不断加速,开展基于承包土地经营权的农村金融创
期刊
渔业资源评估和管理是维系渔业可持续发展的基础。传统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需要统计产量、资源丰度指数甚至年龄结构等大量数据,由于调查经费和数据的缺乏,全球仅1%的鱼种进行过系统性的资源评估。近年来,在数据有限(data-limited)条件下如何开展资源评估已成为渔业资源领域的热点问题,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尤其是我国近海的多数渔业种群都属于数据缺乏状态。鱼类生活史参数是基于有限数据的渔业资源评估方法中的
近年来,捕捞诱导的鱼类适应性进化受到广泛关注。研究证明,商业捕捞,特别是选择性捕捞,可能引起物种生活史策略的变化,以及个体大小、生长和性成熟等生物学特征的变化,这些表型性状可以在短时间内发生改变,并且具有可遗传的特性。为研究不同捕捞策略对鱼类适应性进化的影响,以海洋模式物种—海水青鳉(Oryzias melastigma)为研究对象,设置了90%大个体捕捞(H-B)、90%随机捕捞(H-R)、75
凡纳滨对虾(Litopenaeus vannamei)是世界范围内重要的海水养殖种类之一,其养殖产量占对虾海水养殖产量的80%以上,对其进行遗传改良是凡纳滨对虾产业发展的必然要求。自从20世纪末引入我国,经过近30多年的选育与改良,凡纳滨对虾在生长、繁殖、存活和抗性等多个经济性状上的选育已经取得阶段性的进展。然而,利用传统选择方法进行选育可能存在着选择准确性低,且育种周期长、费用高等问题。因此,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