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D大鼠模型的建立及自发恢复过程的初步研究

来源 :云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liujun8765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酒精是导致人体肝脏疾病的重要因素。临床中发现部分ALD患者戒酒后可自发恢复,但目前对其自发恢复的过程还不十分了解。通过建立ALD大鼠模型,本文旨在研究大鼠ALD自发恢复过程中的病理学改变、血清学指标的变化和间质细胞的凋亡。方法:取50只雌性SD大鼠,随机分为5组,每组10只(A、B、C、D组为实验组,E组为对照组)。实验组饲喂高脂低蛋白饲料,同时每日灌胃50%乙醇,对照组饲喂普通大鼠饲料。12周后实验组停止灌胃酒精,并改用普通大鼠饲料喂养。分别于恢复期的第1、7、21和42日处死A、B、C和D组大鼠,E组大鼠在第42日处死。处死的同时,采集大鼠肝脏和血液。对肝脏分别进行HE染色、Masson染色、α-SMA免疫组织化学检测,观察组织切片的病理变化。对血液的ALT、TG、TCH和HDL进行检测。同时,我们设置了CCl4动物模型与上述乙醇动物模型进行病理学对比。CCl4动物模型所使用的实验动物及实验设计同上,用皮下注射CCl4代替灌胃50%乙醇。结果:在ALD自发恢复过程中,HE染色后发现乙醇实验组动物的肝细胞气球样变、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逐渐降低,分别在第7天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Masson染色和α-SMA免疫组化检测后发现乙醇实验组动物的胶原纤维逐渐减少,在第21天时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并观察到α-SMA阳性细胞数降低。表明乙醇实验组动物在恢复过程中的肝细胞气球样变、炎细胞浸润、肝细胞坏死、胶原纤维增生和α-SMA阳性细胞均呈降低趋势。乙醇实验组动物血清的ALT值分别为61.11±16.84、48.04±9.23、40.00±10.11和38.00±8.61,对照组为35.33±1.62,在第7天降低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而TG、TCH和HDL值在恢复过程中降低水平各组间均无统计学意义(P>0.05)。另外,恢复过程中间质细胞凋亡呈上升趋势,但具体变化需进一步研究。CCl4动物模型具有严重的细胞变性、坏死和炎症反应,并伴有广泛的纤维增生和假小叶形成。恢复期肝细胞变性、炎细胞浸润和肝细胞坏死也有相似的变化趋势。经Masson染色后发现CCl4实验组动物的胶原纤维的也有降低趋势,但每个阶段均比乙醇实验组严重,且最后均未恢复至正常。结论:1.通过乙醇和高脂低蛋白饲料成功建立了ALD模型,具有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和纤维组织增生的病理改变。2. ALD模型恢复过程中病理学指标呈降低趋势,该ALD模型的肝细胞变性、坏死、炎细胞浸润,以及纤维组织沉积是一种可逆的过程。3.间质细胞凋亡可能与ALD模型可逆过程有关。
其他文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