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探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疗效,安全性及可行性。方法2010年1月至2012年12月,采用一期前后路联合手术治疗多节段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患者45例,男28例,女17例,年龄35-61岁,平均47.3岁,病程3个月-7年,平均2.7年;主要症状:双侧上肢无力,麻木,疼痛15例;双侧下肢行走不稳,麻木,疼痛,发凉14例;单侧上肢或下肢无力,麻痛17例,尿便失禁,潴留等括约肌障碍15例。45例均有肌张力升高,Babinski征全部阳性。手术前45例均以影像学结果确诊,检查项目包括X线摄片,CT及MRI。CT横断面扫描显示后纵韧带骨化物范围,厚度及椎管矢状径数值,14例受累范围均在4个椎节以上。根据X线及MRI分型,本组病例包括:分节型13例,连续型25例,混合型7例,其中合并巨大后纵韧带骨化灶12例,巨大椎间盘突出11例,45例均存在脊髓腹背受压。X线摄片示发育性椎管狭窄21例,伴颈椎后凸者17例。第一阶段先行后路手术采用单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28例,双开门椎管扩大成形术17例,接着在手术台上翻身行前路椎体次全切除骨化灶切除减压,前路减压后采用椎体间钛网加自体骨移植,并用合适的钛板做内固定。手术前后对颈髓功能的评价采用日本骨科协会(JOA)提出的功能评分表。本组45例均为JOA评分在12分以下的中重度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病例,结合影像学检查皆可归为重度病例。术后1周及术后3个月,6个月,12个月,24个月均对随访病例行X线侧位摄片,CT横断面扫描及MRI检查。将手术前后及随访期间JOA评分数据应用Spss13.0统计软件包进行检验得出统计学结论。结果本组随访时间为6-24个月,平均13个月,45例患者术后双下肢肌力改善,单侧或双侧上肢的麻木疼痛及无力症状改善,括约肌功能明显改善,膝踝阵挛明显减轻。术后随诊6个月时,颈髓功能JOA评分为12.67±2.32分,与术前7.1±1.32相比,差异显著,术后6个月时JOA评分改善率表现为:优26例,良14例,好转5例;术后24个月随访到25例,JOA评分改善率为87.72%。随着时间的推移,JOA评分改善率逐渐提高。术后发生脑脊液漏2例,经腰大池引流并局部加压,手术后3-5天内停止;C5神经根麻痹3例,经脑神经营养药物和功能锻炼,半年至一年内恢复;颈肩轴性痛2例,经口服消炎镇痛药后缓解。术后3个月至6个月内复查X线,CT及MRI,结果显示全部病例获得满意减压,病变部位硬膜囊浮起,内固定牢固,无钢板折断及拔钉现象。结论一期前后路联合减压融合内固定术能早期彻底地对脊髓减压,是目前治疗重型颈椎后纵韧带骨化症的较好方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