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对两亲性高分子氧载体系统的构造和特性进行了研究。首先以聚乙二醇(mPEG)、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GMA)为原料合成了PEG-co-P(GMA),利用1-(3-氨基丙基)咪唑(API)进行接枝改性,制备了一类具有pH响应特性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PEG-P(GMA-API)。研究了共聚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行为、不同pH条件下胶束表面电荷的变化过程以及血红蛋白封装行为,还尝试用共聚物PEG-P(GMA-API)制备药物传输载体,并初步探究了DOX的体外释放行为。利用四亚乙基五胺(TEPA)对PEG-co-P(GMA)进行改性,制备了嵌段共聚物PEG-P(GMA-TEPA),同时对聚合物在水溶液中的自组装以及血红蛋白包封行为进行了研究。主要内容如下:1. 通过原子转移自由基聚合(ATRP)制备了不同聚合度的两亲性嵌段共聚物聚乙二醇-聚甲基丙烯酸缩水甘油酯PEG-co-P(GMA)。利用红外、1H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GPC表征了共聚物的分子量和分子量分布,荧光光谱、DLS表征了聚合物的胶束化行为。2. 利用1-(3-氨基丙基)咪唑(API)与GMA上的环氧基发生开环反应,合成了聚乙二醇-聚(咪唑丙基-1-胺-甲基丙烯酸羟丙酯)PEG-P(GMA-API)45。通过红外、1H NMR表征了共聚物的结构,DLS、TEM以及荧光光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及粒径分布等。结果表明,该聚合物可以直接在水中自组装形成均匀的球形纳米胶束,粒径约为40 nm。3.研究了不同pH条件下,聚合物PEG-P(GMA-API)45胶束及血红蛋白的表面电位的变化。研究表明,空白胶束具有明显的pH响应性,pH 7.4时聚合物胶束可以与血红蛋白产生较强的静电作用和氢键作用,达到包载血红蛋白的目的。通过透析法制备了API/Hb复合胶束体系,表征了复合胶束体系中血红蛋白的生物活性。4.利用聚合物PEG-P(GMA-API)45的pH响应性,以阿霉素(DOX)为抗肿瘤药物模型,制备了API/DOX复合载药胶束体系。表征了复合胶束的粒径和形貌,初步考察了DOX从聚合物胶束中的体外释放行为。结果表明,DOX的释放速度跟介质有关,pH 5.0时释放较快,pH 7.4时释放缓慢。5.利用四亚乙基五胺(TEPA)对PEG-co-P(GMA)进行改性,合成了嵌段共聚物PEG-P(GMA-TEPA)。通过DLS、TEM以及荧光光谱等手段详细研究了聚合物胶束的结构及粒径分布等。利用透析法制备了TEPA/Hb复合胶束体系,UV-vis显示封装后的血红蛋白在不同气体结合状态的特征吸收峰与自由血红蛋白差别不大,表明载血红蛋白纳米胶束具有良好的气体运输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