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网络舆情偏差是当代社会面临的一个重大理论和现实问题。论文首先界定网络舆情与舆情偏差的内涵,阐明网络舆情偏差的发展过程,继而探讨网络舆情偏差的表现及其特点,指出网络舆情偏差有人肉搜索、网络谣言与网络群体极化等表现形式,呈现出舆情的自主突发性、多元不确定性、传播效应的失范性和舆情的群体失控性等特征,并进一步分析了网络舆情偏差的消极影响与危害,主要包括误导公共决策、冲击伦理纲常、影响政府形象、引发社会动荡、阻碍民主进程、削减文化认同等。在此基础上论述了网络舆情偏差产生的原因,主要有社会因素、媒体因素、网民主体因素、管理因素等诸多方面,并对网络舆情偏差的预警管理系统和实施恢复管理系统提出了相应对策,明确提出,面对复杂的网络舆情信息应该公开透明、责任要勇于担当,只有这样才能更好构建起有效的网络舆情偏差应对机制。在阐明学理的同时,论文最后以2011年日本大地震引发的我国“抢盐风波”事件为例,说明网络舆情偏差形成的原因、过程、危害及要采取的正确策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