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新疆麦兹泥盆纪火山-沉积盆地位于阿尔泰造山带南缘,铁、铅锌矿床的形成与泥盆纪海相火山-沉积作用有关,成矿受火山-沉积盆地构造演化控制,典型矿床地质、火山沉积岩相、成矿流体地球化学研究表明:火山沉积盆地内主要存在火山(喷流)-沉积块状磁铁矿床、磁铁硫化物型铅锌矿床、块状硫化物型铅锌矿床、含萤石(重晶石)铅矿床、构造蚀变岩型金银矿化等。 本文通过对典型铅锌矿床(可可塔勒)和铁矿(蒙库)的解剖,特别是使用四极质谱技术对成矿流体的气相和液相成分、稀土、微量元素研究,并进行同位素的示踪等,将矿床的时-空分布与盆地的演化历史联系起来,探讨火山-沉积盆地多金属成矿系统的形成机制,对麦兹火山-沉积盆地成矿系统得出如下新认识和成果: (1)麦兹火山-沉积盆地内铅锌矿(可可塔勒)体呈似层状、透镜状,矿石构造以条纹条带状、块状、斑杂状为主,矿物成分相对简单,矿体直接容矿围岩为火山-沉积岩。矿床δ34S(‰)在-20.6~-10‰间;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水的δD值于—89.1‰~—49.48‰,δ18OSMOW值在4.7‰~1.2‰间。矿化层中方解石的δ13C值介于-6.7~-14.3‰间,δ18O值在10.3~12.9‰间。不含矿(或弱的铅矿化)的方解石的δ13C值在0.6~-1.7‰间,δ18O值为13.5~18.0‰之间。矿床属火山-沉积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矿床。为介于典型的火山岩容矿的块状硫化物型矿床(VHMS)和典型沉积岩容矿的硫化物矿床(SEDEX型)之间的过渡类型(一种新类型块状硫化物矿床),其矿化特征与伊比利亚型矿床相类似。 麦兹火山-沉积盆地内铁矿(蒙库)体产状呈层状、似层状、透镜状,与地层整合产出,矿体与围岩界限截然。矿石构造以条纹条带状、块状、斑杂状为主,矿物成分相对简单,矿床石英流体包裹体的δ DH2O值于—94.38‰~—76.82‰间,流体的δ18OH2O为-4.3~+2.48‰间。黄铁矿的δ34S值在-3.2~+10.7‰间,数值分布主体具塔式效应。矿化层中方解石的δ13C值为-2.4~-5.4‰,δ18O值为5.4~6.1‰,不同矿体的方解石的δ13C值存在差异。为火山喷流沉积-后期变质改造成矿。 (2)麦兹火山-沉积盆地内铅锌矿(可可塔勒)流体包裹体中H2O、CO2含量高,流体包裹体中含量序列为H2O>CO2>N2>CH4、C2H6>Ar>H2S。并且CO2/H2O、CO2、CH4与H2O呈负相关,C2H6与H2O呈正相关。铅锌成矿流体以富Ca2+、Na+、SO42-、Cl-及轻稀土为特征。F-/Cl-比值在0.14~8.15间;Na+/K+比值在0.75~17.9间。石英矿物流体包裹体的稀土元素总量在7.74×10-9~40.1×10-9间,相对富集轻稀土,配分曲线具有左高右低,较明显的右倾特点,轻重稀土分馏强烈,具有Eu负异常,有明显Gd的富集。火山-沉积盆地成矿流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