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约翰·克罗·兰色姆是美国新批评理论的领导人物和主要理论缔造者。新批评产生于反对资本主义的南方社会。作为一个重农主义者,他提出重农主义主张,力图恢复闲适、稳定、热爱土地的重农主义生活方式,试图解决工业资本主义经济引起的一系列问题。兰色姆认为农业经济能够挽救深受资本主义经济荼毒的国家并给予南方人曾经拥有的快乐的生活和与土地密切相依的生活方式。兰色姆创建南方的乌托邦想象。 在工业资本主义社会,人类盲目地崇拜理性和科学。人类的感性枯萎,理性操控一切。工具理性因此横行世间,剥夺了人类从劳动和工作中得到的喜悦。科学和知识遗漏了人类初始阶段所感受到的丰富的意象和纯净的经验,只剩下经过概括和总结之后的一地碎片。针对这个问题,兰色姆提出了“第三契机”理论,提倡在现代社会中人们应该恢复曾经在原始社会拥有的纯真经验和与自然的和谐共存,在原始社会里,虽然人类对自然的奥妙知之甚少,但是他们把自然看成一个有机的整体。随着科学知识的发展,人类进入第二契机,此时,人类享受着科学的福荫却付出了他们的快乐,归属感以及与世界熔融合一的幸福。在第三契机里的生活不同于简单原始的社会生活,是在超越现代富裕的物质生活的,带着纯真的经验与和谐的精神进入第三维度。第三契机的特点是审美与和谐。在第三契机里,人类摆脱了作为孤独的个体与自然相抗衡的困顿境界,得到了片刻的安息与宁静,得到了瞬间的自由,构成了浑融无碍的最高生命体验。 然而,兰色姆并没有成功地把美国带回到农业经济社会中去,他的主张也遭到摒弃。在重农主义和政治上受挫后,兰色姆把注意力转移到对诗歌的研究。兰色姆的“构架——肌质”理论闻名于世。诗歌既包括理性的科学逻辑的形而上的抽象概括,又包含感性的充满生命力的具体的细节和意象。这难以调和的两种特点在诗歌中却以张力的形式构成了完美的艺术整体。构架与肌质的关系就是理性与感性关系的隐喻,构架和肌质的和谐能构成完美的诗歌,而理性与感性的互补能再现健康的世界。 通过对兰色姆新批评的历史语境和理论特点的研究,我们可以消除一个误解:兰色姆的新批评不是一种形式主义批评。实际上,兰色姆的本体论批评既是审美批评又是社会批评;既是文本批评又是文化批评;既是形式批评又是价值批评。 兰色姆也警告人类去反思科学和理性对人类社会带来的负面影响。兰色姆目睹了西方社会所面临的困境,并提出了自己对此的看法和解决之道。兰色姆不断反思资本主义、科学与现代性对人的精神世界的影响。他断言科学主义蒙蔽了人类的感情,工具理性粉碎了人类的完整性。实用性、有用性超越了人类本身的存在,人类由“目的”沦落为“手段”,成为了工具,也失去了自己宝贵的独立的思想。世界的躯体在理性、科学、抽象的盘剥下失去了血肉。通过这个研究,我们可以明晰,兰色姆相信他的独特的本体论批评理论能抵御理性扩张,修复的社会分工,解决现代社会中的矛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