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中生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及其对欺负行为的影响——有调节的中介模型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ffdsfdsadsfafdsa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尊向来被视作当代人格心理学领域值得重视的议题之一。在过去几十年间,自尊领域问题逐步引起了广泛关注,并已取得值得肯定的研究成果。  近几年来,虽然关于状态自尊的研究较多,但其中很少有涉及到状态自尊下的不稳定自尊的研究。Kernis等认为不稳定自尊是指自我价值感随时间和情境的短期波动而波动,它反映的是当下的和基于情境的变化幅度,如由某个具体事件引起的个体体验到自尊的暂时升降;这个事件可能是内部因素产生的(例如,源于个体与他人的早期交往中)或者是外部因素造成的(例如,别人对其肯定的态度)。不稳定自尊有三种变化趋势:首先,由低自尊向高自尊不断地提高;其次,从高自尊向低自尊不断地降低;最后,自尊水平在低水平与高水平之间不断地波动。  目前,国内外学者对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的研究并不多见,关于不稳定自尊的结果变量的研究也不多。本研究探讨状态自尊下的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及其与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和欺负行为之间的关系。  具体地,本研究主要采用重复测量的方差设计,利用问卷法、IAT法等研究方法,对213名初中生进行测量。在对本研究所涉及的问卷进行信度分析的基础之上,采用描述性分析、重复测量方差分析、多元方差分析、Bootstrap检验等统计方法进行数据处理。研究结果如下:  (1)不同SECS自尊水平下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不存在显著差异;(2)不同家庭教养方式下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3)不同性别下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4)不同欺负行为组的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5)不同欺负行为的内隐态度组的不稳定自尊的波动性存在显著差异。  (6)不稳定自尊在家庭教养方式、欺负行为内隐态度以及欺负行为之间起到有调节的中介作用。
其他文献
特质性积极情感已经成为幸福的一个关键方面,也是生理和心理健康强大的预测器,对个体的生存发展、主观幸福感、心理健康、人际关系等方面具有重大意义。一般来讲,特质性积极
信息技术随着社会的进步和科学的发展走进了人们的生活,教师利用多媒体进行生物教学获得了良好的效果。主要论述信息技术与中学生物教学整合的优势和存在的相应问题,且针对问
期刊
为探讨南京晓庄学院大学生体质现状,分析其中的影响因素,本文以南京晓庄学院2009年在校大学生为例,分析了不同性别、年级的大学生体质差异及其中的变化规律并同全国大学生体
自从本世纪初开始,我国启动了新一轮课程改革。迄今为止,初中课程改革已经走过了将近10年的改革历程,高中课改从2004年开始到目前也已经走过了5个年头。本次课程改革提出的核心
随着虚拟世界的迅速发展,特别是虚拟现实环境与现实生活的日趋融合,人们越来越广泛地参与到虚拟环境中去,针对虚拟世界的心理学研究也渐渐展开。在虚拟世界里,当人们以虚拟化身角
课堂教学公平是社会公平问题在教育教学领域的反映,是人们对公平发展理想的追求。随着经济和社会的不断发展,人们在民主公平方面的要求也不断提高,人们对教育教学的要求也不
时间管理最初产生于管理学领域,后来得到心理学者的重视和研究,并提出了一些针对大学生时间管理倾向的建议。时间管理作为一种理性行为,必然包括时间管理意识、时间管理规划、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