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股份制企业中,风险管理目标遵从企业管理的最终目标,即为股东价值最大化服务。企业总是不断寻求先进的风险管理技术,追求全面风险保障并降低风险管理成本。企业风险管理的措施有控制型风险管理和融资型风险管理两种。前者从损失角度出发,尽量采取措施避免损失发生,后者从财务角度出发,为发生的损失提供资金补偿,恢复企业正常的经济活动。保险和风险自留是两种典型的融资型风险管理措施,前者通过向商业保险公司缴纳保费获取损失发生后经济补偿的权利,后者依靠企业预提基金为损失提供融资。
专业自保公司是企业采取自留风险管理技术的一种形式,从出现至今,已为国际上大型企业普遍所采用。它是由非保险企业中的大型企业投资设立的保险机构,负责承保母公司或其关联企业的保险业务。专业自保公司产生于20世纪30年代初,到20世纪七八十年代得到真正的发展,在保险界和企业界都产生了重大的影响。现在,全球专业自保公司的数量已经超过5000家,而且每年以超过300家的速度在增长。根据Aon自保服务集团的调查,美国全球500强企业中有77%设立有专业自保公司,欧洲为78%,亚洲则仅为27%。我国目前仅有中国海洋石油总公司一家成立有专业自保公司,如何让企业认识并接受这一创新性的风险管理技术,成为摆在学术界和企业界的一个重要课题。
大型企业需要专业自保。面对多元而复杂的企业风险,我国企业风险管理方式显得单一而落后。一些企业只重视安全生产,轻视风险管理;大多数企业采取以保险为中心的风险管理,在我国保险市场发展尚不成熟的环境下,企业支出了巨额的保费,却并未得到充足的保险保障;还有个别的企业采取设立自保基金的模式,虽然能在一定程度上提高企业或行业的整体抗风险能力,但自保基金管理缺乏监督,基金被挪用的风险高,而且基金无法利用再保险途径分散风险,也无法享受优惠的税率,这些缺陷使自保基金的效率大打折扣。相比之下,专业自保公司能使企业享受到更多的好处。它使企业的保险成本更加合理化,不仅拓宽了企业的承保范围,方便企业利用再保险进一步分散风险,而且增加了企业的现金流收益,加强了企业的防灾防损意识,甚至还可以节约企业税收支出。同时,我国财产保险市场固有的缺陷也削弱了大型企业投保商业保险的积极性,企业迫切需要一种新型的风险管理技术,这些充分说明大型企业设立专业自保公司的必要性。从当前一些大型企业积极组建商业保险公司的举措来看,也反映了企业的这种要求。有专家指出,国内一些巨头企业积极组建成立商业保险公司,实际上是一种变相的“自保”。大型企业实施专业自保也具备可行性。伴随经济的腾飞,我国涌现出了一批大规模企业,这些大企业与世界500强的距离在不断缩小,为发展专业自保公司奠定了基础:现有的政府监管和行业协会相辅相成的多层次保险监管体系为专业自保公司的发展提供了有力的保障;香港作为专业自保公司注册地的条件日趋成熟,也有利于推动专业自保公司的设立。这些都表明,专业自保公司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应用具备可行性。中海油保险公司作为我国第一家也是唯一一家专业自保公司,其成功经营既证实了我国一些大型企业实施专业自保的可行性,也为其他企业实施专业自保提供了宝贵的经验。
在论文最后,笔者对我国大型企业专业自保公司的应用提出了设想。大型企业在设立专业自保公司之前要做好充足的前期准备,包括对自身条件的评估、进行专业自保可行性研究、进行成本收益分析、选择注册地等。紧接着,以运输企业自保基金为例探讨了企业自保基金如何向专业自保公司转型,提出当前我国发展专业自保公司面临的一些问题,例如:有关自保产业的法律、法规有待完善,作为专业自保公司发展雏形的企业自保行为亟待规范,专业自保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关系有待加强,企业的风险预测能力有待进一步提高,企业的法人治理结构需进一步完善,管理专业自保公司所需要的专业风险管理人才需要增加储备等。据此本文提出推进专业自保公司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应用的几点政策建议:一是尽快出台与自保产业发展相一致的法律、法规;二是尽快制定专业自保发展计划和长远发展规划;三是鼓励专业自保公司与商业保险的合作;四是加强企业自身损失数据的统计和积累;五是积极推动大型企业法人治理结构的完善;六是引进风险管理人才的同时加强专业风险管理人才的培养。
本论文的研究采用理论研究、案例研究为主,比较分析、数据分析为辅的方法。论文在前期大量研究的基础上第一次结合实际案例探讨了专业自保公司在我国大型企业中应用的可行性,并大胆设想企业自保基金向专业自保公司转型,算是论文的两个创新之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