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商河一区位于商河油田北部,针对区内沙二下亚段目前已处于高含水开发阶段,沉积、储层特征复杂且认识程度较低,导致剩余油认识分布不清等问题,开展储层流动单元研究尤为必要。本文以沉积学、油气田地下地质学等学科理论为指导,以计算机技术为手段,依据沉积单元精细划分与对比、沉积微相研究,对目的层段内渗流屏障与连通体空间分布情况进行分析,并建立储层参数测井解释,确定流动单元划分方法,对研究区沙二下亚段开展了流动单元研究。首先,采用“沉积旋回-岩性厚度”和“等高程沉积时间单元”的地层划分对比方法,将研究区沙二下亚段划分为4个砂层组,并进一步细分为20个小层,建立了研究区的精细地层格架其次,在区域沉积背景下,通过对取芯资料、测井资料分析,对研究区沉积微相进行系统研究,认为研究区中主要发育三角洲前缘沉积体系,并划分出水下分流河道沉积、水下天然堤、河口坝、前缘席状砂、分流间湾、前三角洲泥等主要沉积微相。在确定储层沉积微相和地层对比基础上,开展渗流屏障研究,确立研究区渗流屏障类型及分布模式,并依据储层构型界面划分对渗流屏障进行分级,建立连通体与渗流屏障在空间上分布关系。通过对孔隙度、渗透率与测井响应和其他参数的相关性分析研究,建立了储层参数测井解释模型,并开展了测井资料的综合解释。以储层孔隙度、渗透率和流动带指数为划分依据,运用聚类分析方法,把研究区内流动单元划分为4类,并采用回归分析建立全区储层流动单元划分标准。通过对流动单元与沉积微相间的相关性分析发现,Ⅰ类、Ⅱ类流动单元主要分布在分流河道、河口坝主体部位,Ⅲ类、Ⅳ类流动单元在各沉积微相中都有分布,主要位于河口坝侧翼、席状砂、分流间湾等砂体发育薄、孔渗性差的微相中。流动单元对剩余油分布有一定影响,剩余油主要分布在Ⅱ类、Ⅲ类流动单元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