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清朝末年,清政府财政内外交困,为挽救自身的权威及筹备新政,于是征收各种苛捐杂税,这就直接加重劳动人民的负担,最终引起民愤与反抗。江苏是天下所谓的富庶之区,苏州更是传统的富人天堂。晚清政府为解决财政危机,苏州自然不能幸免。作者根据相关资料对清末苏州酱业商人抗捐做个案研究,通过对此次苏州酱业商人抗捐过程的详细梳理,弄清在这次抗捐过程中所产生的矛盾以及矛盾之间的联系,并揭开这些矛盾现象背后的本质,尽量还原一个真实的历史情境,同时期望能为读者更了解晚清社会提供一个很好的视角。全文共分三章。第一章介绍清末苏州酱业商人抗捐的社会背景,本章详细论述清末苏州酱业的发展状况及酱商的捐税状况;第二章介绍酱商抗捐的过程,这次酱业商人抗捐主要分为矛盾初始,矛盾激化,矛盾化解三个阶段。在这三个矛盾阶段中,苏州酱业商人先是无畏反抗,最后以妥协收场;先是貌视要举起法律武器的大旗维护自己的权益,最后以言官入告作为解决问题的最佳途径;苏商总会在抗捐的过程中积极保商、护商,最后劝说商人妥协;自诩保护商人的政府机构——商部,对商人的上诉置若罔闻。这些矛盾在事态的发展过程中是紧密相连的,本章详细论述了这些矛盾之间的关系并分析了这些矛盾背后的深层原因;第三章介绍清末当时的法律大环境也是酱业商人抗捐态度发生变化的一个重要原因。这是由于在当时清末法律环境下司法改革的不成熟以及传统阻力因素的影响,使得此次酱业商人抗捐产生妥协。通过此次商人抗捐我们可以看到清末中国历史是一段新与旧,传统与现代互相碰撞的历史。清末政府为了解决自身的危机,也积极的寻求解决危机的对策,改革几千来的祖宗之法。这些变革在一定程度上顺应了历史的发展,使困顿的清王朝出现了一线生机,但由于传统势力仍具有强大的力量,致使这些新的改革机制很难发挥其很好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