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民宿最早的定义是房屋的主人将自己家闲置的房间以灵活的租期,出租给外来的旅人可供生活起居的空间。国内民宿在迅猛发展的同时,呈现出两极分化的态势,一方面以莫干山为代表的早期民宿发展区,依托更早的发展优势和成熟的区域市场,表现出强劲的活力;另一方面,大批新的民宿经营者,却面临定位不准,客源不稳的发展困境。随着我国城市化进程的逐步推进,乡土聚落在不断的走向衰落,这其中就包括很多具有深厚文化底蕴和悠久历史的特色传统村落,如果这些村落不断消失,那么依托这些村落建筑而存在的生活方式和文化形态等都会失去承载的空间。根据全国政协委员冯骥才先生的调研结果,中国平均每天消失将近一百个古村落,所以对这些有历史价值的古村落的保护工作显得尤为紧迫。通过实地调研发现发展民宿业是解决乡土聚落走向衰落的行之有效的方法之一。本次论文的研究从大理传统民居的改造与再利用入手,通过对国内外民宿发展现状的资料进行分析,总结了目前民宿业发展过程中的问题。在对大理州云龙县旧州镇三七村的传统民居进行实地调研时,发现在这个古老的村落空中心化的现象尤为严重,很多具有较高的审美价值的老房子因为结构的逐渐老化,不再适应当代人的生活方式,最终的结果就是消失在土地上。而且村落的房子平面布局能够因地制宜,既有体量较大的四合院,也有细部装饰精美的三坊一照壁等形式。根据大理的多震和风大的特点,在内部通过采用抬梁式和穿斗式两种方式的结合,在获得稳固的房屋整体结构的同时,还能获得较大的内部使用空间。白族拥有丰富的地方文化,尤其手工业比较发达,比较有特色的诸如白族扎染、木雕、手工铜制品等等均是世代传承的文化精品,通过设计的介入,能够成为民宿空间的特色与亮点。在对国内各地一些比较有特点的民宿的实地考察时,发现和总结了一些民居改造的原则与特点,首先是尽量减少对老建筑的改动与破坏,因为民居建筑的建造是基于一定的逻辑推演,比如大理的民居,因为当地冬无严寒,夏无酷暑,居民比较喜欢在室外活动,使得天井和檐廊等户外空间备受重视,而相对稳定的农耕生活,又使得他们需要有晾晒和储藏粮食的空间。正是由于当地的建筑形态都是从居民的使用需求出发,经过漫长的演变和发展而呈现出现在的模样,所以不宜对老房子做大的改动。其次是如果要建造新的建筑,也应该设法与老的建筑存在一定的联系,其中可以采用延续使用原有建筑的墙面肌理、构架形制和建筑材料等建筑语言的方式来形成联系。这样一方面能够让新老建筑有更好的衔接和过渡,另一方面也不会破坏村落的整体性。最后通过大理州云龙县旧州镇三七村两个民居的改造实践,在运用民居改造的两项基本原则的基础上,提出了新旧共生的设计理念,尝试将白族文化的精髓注入改造后的空间。论证了通过发展民宿业来振兴乡土聚落的可行性。能够为以后的民宿设计者和经营者提供一定的思路和理论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