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通过观察炎性痛大鼠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TrkB受体、NMDA受体及阿片μ受体共存的变化,探讨受体间的相互作用以及芬太尼对3种受体表达的影响。方法鞘内置管成功的成年雄性SD大鼠54只,体重200~250g,随机分为3组(n=18),对照组(A组):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生理盐水50μl,于致炎后第2天开始每日上午9时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5μl;模型组(B组):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CFA50μl,于致炎后第2天开始每日上午9时鞘内注射生理盐水25μl;芬太尼组(C组):右侧踝关节腔内注射CFA50μl,于致炎后第2天开始每日上午9时鞘内注射芬太尼25μl。每组根据致炎后时间分为2、4、8天亚组。分别于致炎后第2、4、8天处死动物。每日上午进行行为学实验,测定运动评分、站立、关节屈伸评分和痛敏分数。取L5-L7脊髓和致炎侧背根神经节进行免疫荧光双标实验。每只动物随机抽取脊髓和DRG切片各10张,使用荧光显微镜进行荧光激发摄片。计数在高倍镜(10×40)下脊髓背角Ⅰ、Ⅱ层和DRG的单标细胞数目,使用图像合成技术得到双标细胞计数。取10个视野的均值作为最终结果。比较各组行为学结果和双标细胞计数,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结果与A组相比,B组行为学各项指标均有统计学差异;与B组相比,C组各时点运动评分、第2天的站立评分、第8天的关节屈曲评分无差异,其余各项行为学结果有统计学差异。TrkB受体和NMDA受体双标细胞:在脊髓,与A组相比,B组各时点双标细胞数增加;与B组相比,C组各时点双标细胞数下降。TrkB受体和阿片μ受体双标细胞:在脊髓,与B组相比,C组各时点双标细胞数增加;在DRG,与A组相比,B组各时点双标细胞数增加。NMDA受体和阿片μ受体:在脊髓,与A组相比,B组各时点双标细胞数增加;与B组相比,C组个时点双标细胞数增加。在DRG,与A组相比,B组在致炎后第2、4天双标细胞数下降,第8天回复至A组水平。结论TrkB受体、NMDA受体和阿片μ受体在脊髓背角和背根神经节存在广泛共存。炎性痛可以使这3种受体在脊髓背角或背根神经节呈现同向变化,3种受体之间存在信号传导层面的交互作用。芬太尼的镇痛作用不仅通过作用于阿片受体而体现,其对NMDA受体和TrkB受体也同样存在作用,对NMDA受体的作用可导致阿片耐受的产生,而TrkB受体的激活可加强芬太尼的镇痛效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