秦封泥文字研究

被引量 : 13次 | 上传用户:long520liang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主要分为两个部分,一是对秦封泥文字的研究,二是秦封泥文字编。第一章详细介绍了秦封泥的著录和研究情况,包括秦封泥的释读、秦封泥的时代确认、秦封泥出土地地望的研究、秦封泥与秦汉史研究、与秦封泥相关的其它研究、以及关于秦封泥研究的思考等内容,这让我们了解到已出土秦封泥的著录、秦封泥的研究情况、秦封泥研究的意义和价值。第二章是论文的主体部分,主要研究秦封泥文字的形体演变,从简化与繁化、替换与讹变的角度对其进行了分类研究,其中有的字形是构字部件发生了简化,有的纯粹是笔画的线条化更明显,如“中”、“匠”、“宜”、“新”等;有的字形是添加了义符或者饰笔,如“齐”、“西”、“承”、“离”等;还有的字形构字部件位置不定,如“好”、“舒”、“社”等,或者构字部件发生了变化,如“圈”、“邽”、“旋”等;还有的字形发生了讹变,如“卢”、“宣”、“麇”、“雝”等,这些封泥中的特殊形体为我们保留了汉字发展演变过程中的原貌,十分具有研究价值。尤其值得关注的是秦封泥中新出现的形体“巷”,为我们释读未释古文字提供了帮助。此外,还将秦封泥文字与《说文》小篆以及籀文、或体等进行了比较。秦封泥文字约有一半是与《说文》小篆完全相同的形体,体现了小篆笔画化和定型化的特点,这也证明,小篆确实是由秦文字发展而来。封泥中还保存了一些与《说文》籀文相同的形体,如“兵”、“秦”、“中”等。封泥中还有对《说文》或体的保存,比如“粖”、“康”、“缓”、“铁”,或体是“篆文异体”,也就是小篆另外的写法,这些形体的出现从侧面说明,《说文》所收的小篆并非都是当时通行的正体,有些或体可能更为常用。第三章是对秦封泥文字的释读,虽然封泥文字比较公正规范,但仍有未释或误释字,其中里耶秦封泥出土数量较少,没有引起学者太多的注意,故而作者对里耶秦封泥的个别字形进行了一些释读,如“盐”和“陵”;对“洞庭司马”、“酉阳丞印”封泥进行了简单的解释。这些新的秦封泥文字资料在深入封泥文字自身研究的同时,对秦代职官、地理等问题研究也具有重要意义。秦封泥中的一些姓名印,一直不太被重视,我们考释了两枚姓名封泥,“上官槛”和“新(?)”。下编秦封泥文字编,是关于秦封泥的文字编,按照《说文》分了十四卷,另加合文、待考各一卷,共收录了480个左右的字头,收录的字形上万,每个字形列于相应的小篆字头之下,按照著录时间的先后排列,并附注了出处和辞例,为以后各项研究的开展提供了最基础的资料。
其他文献
冲孔在辊弯成型生产中有着广泛的应用,传统生产线上的冲孔是靠冲床实现的,冲孔速度与成型速度匹配非常困难。本文研究的是一种在辊弯成型生产线中新型的滚冲冲孔工艺:能够提供
近年来,随着汽车、航天、造船和模具等工业的发展,对于零件性能的要求越来越高,因而零件表面形状变得越来越复杂,加工质量要求也不断地提高。五轴数控加工以其灵活、高精度、
本文利用Formast-F膨胀仪、Gleeble 3500型热模拟试验机、光学金相以及透射电镜等试验方法,研究了F40MnV非调质钢热成形后相变过程组织变化以及微合金元素钒的作用,并利用DS2
清末,由沈家本主导制定的律法草案以及其中体现的现代法律精神与方法,启动了中国法律转型的进程,奠定了中华法系转型的基本框架与路径,是大陆和台湾法制现代化的理论渊源之一
陶瓷雕塑有着悠久的历史,但今天陶瓷雕塑步入当代,已经打破了传统雕塑的创作理念,以开放性、多元化的陶瓷创作和审美标准逐步确立起来。其中一种趋势是以凸显创作者的手的痕
家族宗法制是中国古代社会独特的社会结构。中国原始社会中以婚姻和血缘关系组合而成的家族制度,在阶级社会中发展为维护剥削阶级世袭特权的家族宗法制。殷代奴隶制在血缘关
我国困境儿童的预防与救助工作还存在一些不足与问题,我们应当通过完善机制,明确责任,加大投入,加强管理监督,建立困境儿童救助联动机制,颁布《儿童福利法》或《儿童福利条例
在南海问题上,越南是中国面对的最大对手。其在南海的战略利益全方位、多元化,体现在政治、经济、安全等诸多领域。而作为战略利益的体现,越南近期通过强化对岛礁的实际控制
20世纪80年代以来,各种在新中国成立之后被打击下去的民间信仰活动纷纷复兴,并逐渐发展成为一种非常活跃的社会现象。套用法国哲学家萨特的名言“存在即是合理”,我们也必须
城市社区治安,它的内涵是我国现行法律规范确认的,经呈现出来的各种危害社会秩序与公共安全行为的综合表现。也即在城市社会上已经呈现出来的反社会行为(包括各种不安定因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