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论文以股权分置改革为历史契机,研究上市公司现金股利政策与股权结构的关系以及这种关系在经历变革之后所发生的变化。之所以将研究视角集中在这一领域,主要是因为股权分置改革确实对资本市场形成了剧烈的震荡,上市公司的产权布局、治理结构焕然一新,由此对现金股利分配水平带来的影响也是显而易见的,但是这种制度上的突变究竟如何被市场内化,进而渗透到上市公司的治理模式和财务决策中去,依然是需要深入探讨的问题。 全文从思路上来讲,主要依据股权结构—代理问题—股利政策的逻辑联系来展开理论分析和实证检验,从而详细解读了股权结构对现金股利的作用机制。首先是在理论阐述的层面上搭建了这样一个思维框架:即股权结构如何造成了上市公司的代理问题,代理问题又如何决定了股利分配政策的取向,并将股权分置改革作为转折点,动态地、阶段性地描绘了这种机理的变迁。而后,为获得经验数据的证据支撑,本文选取了2003以前已经上市、历史信息详尽的公司作为研究样本,以分红水平和股权结构多角度的衡量指标作为被解释和解释变量,还设置了股改虚拟变量和股权结构的交叉项,共同构建了多元线性回归方程以验证前文的理论假设。 论文主要形成了如下研究结论:其一,股权集中程度、股权制衡程度以及控股股东的特征和性质都会对股利政策的制定产生作用。其中股权越集中,公司分配的现金股利就越多,制衡的结构虽然有监督约束的功能,但是制衡结构尚未发挥出应有的效应。控股股东存在利用现金股利掏空上市公司的动机,但对于持有国有股的控股股东来说,这一愿望不如持有其他性质股份的控股股东那样强烈。其二,股权分置改革确实在改善公司治理,重塑股利政策形成机制方面发挥了重要作用,不仅减弱了大股东的利益输送现象,还提升了其他投资者在利润分配决策中的话语权。 本文的研究有助于从代理问题的角度来认识股权结构与现金股利的关系,为改善上市公司的治理结构、优化财务决策指明了思考方向,并对政府监管职能的切实履行和保障中小投资者的权利提出了具有建设性的意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