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研究心肌桥患者临床症状与壁冠状动脉长度、深度、狭窄程度及壁冠状动脉类型之间的相互关系。
材料与方法:选择经临床确诊的115例单纯性心肌桥病人(无冠状动脉粥样硬化及心肺病变)的双源CT 冠脉成像资料和临床资料,其中男性83例,女性32例,年龄15-83 岁,平均年龄49.4±9.8 岁。采用德国西门子公司双源CT 回顾性心电门控冠脉成像。扫描完成后重建最佳收缩期(30%R-R 间期~45%R-R 间期)轴位图像及舒张期(65%R-R 间期~80%R-R 间期)轴位图像,并应用Siemens后处理工作站Circulation 软件进行图像后处理,显示和观察冠脉血管形态和管腔变化,评价心肌桥及其分型,测量壁冠状动脉的长度、深度和狭窄率。比较有症状患者与无症状患者的壁冠状动脉长度、深度及狭窄程度有无差别。比较完全性肌桥和不完全性肌桥患者的症状出现率有无差别。
结果:115例患者中,有症状患者83例,无症状患者32例;不完全性肌桥57例,完全性肌桥58例;115例壁冠状动脉平均长度2.4±0.98cm;平均狭窄率为0.246±0.135。58例完全性肌桥的平均深度0.19±0.09cm;有症状组与无症状组壁冠状动脉的长度及狭窄程度的差异有显著性意义(P<0.05);完全性肌桥和不完全性肌桥患者与壁冠状动脉狭窄率以及症状出现率的差异有非常显著的意义(P<0.01)
结论:完全性肌桥病人及舒张期壁冠状动脉狭窄的病人更易出现临床症状,应给予高度关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