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河中下游典型地区环境异质性时空变化研究

来源 :河南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anhan188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环境异质性的时空变化,是资源时空变化的综合反映,它关系到植物的生长发育、人类的生产生活和动物保护等。该研究以巩义市为研究地段,从时间和空间两个维度上衡量环境异质性的变化。在空间维度上,该研究对比分析了不同地貌类型——丘陵和山地的环境异质性,在相同的地形中,环境异质性与不同地理要素之间建立回归模型;在时间维度上,该研究量化了不同时期遥感影像的纹理指数,以降水量的多少作为时间变化指标,衡量环境异质性与时间变化之间的关系。  本研究首先在丘陵和山地两种地貌类型中选取降水量高、中、低三个不同等级的遥感影像,每个降水等级选取旱季和雨季,共计十二幅遥感影像图。以这些遥感影像作为基础数据,进行主成分图像变化,使用第一主成分作为分析研究的基础。  根据数字遥感影像数据,提取了高程、坡度、坡向、水流流向、水流汇集、流域收敛指数、地形收敛指数等7个指标作为稳定的地理要素,分析它们之间的相关性,并检验通过方差膨胀系数检验,剔除相关性高的地理要素。  基于数字遥感影像数据和第一主成分遥感影像,结合降水条件变化,本研究分析在时间维度上环境异质性的变化情况,建立了普通线性回归模型和地理加权回归模型,分析稳定的地理要素与环境异质性在空间分布上的关系。通过分析得出了以下结论:  (1)在时间变化上,丘陵地区的环境异质性与降水和季节变化的关系不大。而山区的均匀度值随降水的增加而减少,熵值和Shannon指数都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加,山区的环境异质性随降水的增加而增强;但是在同等降水条件下,山区的环境异质性与季节变化关系不大。  (2)在空间分布上,山区的环境异质性高于丘陵地区,主要表现为山区的均匀度指数小于丘陵地区,信息熵和Shannon指数上则高于丘陵地区。地理加权回归模型比普通线性回归模型的拟合度更高。经过地理加权回归山地的模型解释量在0.6-0.8之间,丘陵地区在0.4-0.6之间,模型的拟合度明显的优于普通线性回归。模型中的P值指示环境异质性与稳定的地理要素之间有显著的关系(通常P=0)。
其他文献
碳酸盐矿物的形成有可能伴随着大气CO2的固定。因而,该过程被认为是全球碳循环的重要过程之一。研究表明,很多细菌能够在微观尺度上改变溶液的化学性质,被动或积极地创造出CaCO3