野猪与家猪消化系统及消化机能比较

来源 :吉林农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Erinhim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试验采用2因子2水平等重复交叉试验设计,通过对2种含粗纤维不同的饲粮养分消化率、消化道主要器官及其他内脏器官形态结构、血液生理与生化指标和屠宰试验等指标的测定,研究了野猪与家猪(长白猪)消化器官及消化机能的不同。 试验的结果表明:(1)野猪与长白猪在饲粮养分消化率,消化道主要器官及其他内脏器官的相对重量或相对长度,胃、小肠和大肠微观形态结构等方面存在显著差异。野猪对高纤维饲粮的粗灰分、粗纤维、粗脂肪等养分的消化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1);在无氮浸出物和能量的消化率方面,野猪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在粗蛋白质的消化率方面,长白猪高于野猪,但未达到显著水平。对长白猪而言,低纤维饲粮(含纤维5%)中的干物质、粗脂肪、粗纤维、无氮浸出物和能量消化率显著高于高纤维饲粮(含纤维13%)(p<0.01)。对野猪来说,只有在干物质、能量和无氮浸出物方面存在显著差异(p<0.01)。野猪小肠的相对重,大肠的相对长度(p<0.01),小肠的相对长度(p<0.05)显著高于长白猪的相应指标;在胃相对重、大肠相对重、肝相对重、胰相对重等四项指标上,野猪略高于长白猪(p>0.05),差异不显著。野猪的板油和花油相对胴体重、肾相对重显著高于长白猪的相应指标(p<0.05);野猪脾脏的相对重显著低于长白猪(p<0.05)。野猪的心、肺+气管相对体重均高于长白猪的相应指标,但差异不显著。在胃底腺黏膜面积、胃底腺密度2项指标方面,长白猪高于野猪(p>0.05),未达到显著水平;而胃底腺黏膜重、胃底腺高度两项指标,野猪高于长白猪(p>0.05),也未达到显著水平。空肠和结肠的测定指标中,野猪的空肠肠腺高度、空肠绒毛密度、结肠肠腺密度、结肠肠腺高度、空肠绒毛柱状细胞、结肠肠腺杯状细胞、结肠肠腺柱状细胞等7项指标显著高于长白猪的相应指标(p<0.05);在空肠肠腺密度、空肠绒毛高度、空肠绒毛杯状细胞各项指标中,野猪与长白猪两猪种间有差异(p>0.05),但差异不显著。长白猪的总胆固醇(CHOL)含量高于野猪的总胆固醇(CHOL)(p<0.1);在血清中甘油三酯(TRIG)、谷草转氨酶(GOT)、谷丙转氨酶(GPT)、碱性磷酸酶(ALKP)、总蛋白(TP)葡萄糖(GLU)等各项指标方面,猪种间无显著差异(p>0.05)。野猪的红细胞压积(HCT%)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在血小板总数(PLT)、血沉(ESR)、红细胞总数(RBC)、白细胞总数(WBC)、血红蛋白含量(Hb)等指标方面,两猪种间差异不显著。但与红细胞压积(PCV)相关的红细胞总数(RBC)和血红蛋白含量(Hb)两项野猪高于长白猪。(2)在屠宰指标和肉质方面,长白猪的眼肌面积、瘦肉率两项指标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野猪的背膘厚显著高于长白猪(p<0.05)。在后腿比例、屠宰率两项指标方面,猪种间差异不显著。但野猪肉的嫩度好于长白猪(p<0.1)。在肉色评分、pH值测定、大理石花纹评分、熟肉率、失水率等指标上,未吉林农业大学硕士学位论文野猪与家猪消化系统及消化机能比较 发现猪种间的明显差异。(3)猪种与饲粮类型之间在粗纤维消化率方面存在互作效应。野猪与长白猪对低纤维(含粗纤维5%)饲粮中养分的消化率高于对高纤维(含粗纤维13%)饲粮中养分的消化率。在饲喂高纤维饲粮时,野猪对饲粮中养分消化率的下降幅度小于长白猪,也就是说野猪对高纤维饲粮的适应能力比长白猪强。
其他文献
试验一用六头荷斯坦奶牛研究了添加预混料和复合缓冲剂对奶牛产奶量和乳脂构成的影响。试验采用3x3重复拉丁方设计,分三组处理:(Ⅰ)基础日粮+1%市售商品预混料(对照组);(Ⅱ)
本课题构建的纳米硅酸盐微粒(PBNK)在体外对铅具有选择性吸附作用,应用Caco-2细胞模型模拟动物消化道,探讨了在不同的暴露条件下,PBNK的安全性、铅对肠上皮细胞的毒性及PBNK吸附细
本研究通过3个试验对不同淀粉糊化度玉米的淀粉特征及其在断奶仔猪日粮中的应用效果进行了综合评定。(1)利用不同比例膨化玉米替代生玉米(0、25%、50%、75%、100%)配制不同淀粉糊
在许多人看来,政府建保障房是房价调控长期难见成效的一种备选方案,或者理解为房价泡沫破灭后的一种保底、补救措施,使房地产投资不至于大跌萎缩而影响经济增长速度。但笔者
ELISA以其快速、准确、安全、简便的特点而成为定量测定生物体内微量有机物的理想方法.该实验的目的就是为了建立一套快速、有效、方便并能定量测定猪体组织中MT含量的ELISA
本研究的目的在于探讨复方黄柏颗粒的药动学(Pharmacokinetics,PK)和药效学(Pharmacodynamics,PD),利用反相高效液相色谱法(Reverse Phase High performance Liquid Chromatography,RP
为在鹌鹑乃至禽类直接有效的实施配子和胚胎工程扫清禽蛋结构复杂,胚胎发育过程特殊带来的障碍,为加速转基因改良禽类品种以及胚胎冷冻、核移植和性别控制等的进程,发挥禽类作为
试验研究了饲料中添加糖萜素对三黄鸡生产性能、肠道微生物、肠道内容物pH值和免疫器官的影响。选用300只11日龄健康无病、初重基本一致的三黄鸡进行饲喂试验,随机分为5组,每组
紫花苜蓿是一种重要的高蛋白优质饲料作物,随着近年来在南方地区种植面积的增加,南方地区的酸性铝毒土壤、炎热潮湿的气候和严重的杂草病虫危害等成为扩大苜蓿种植规模的制约因素。要从根本上解决这些问题,必需借助于育种手段。但传统育种方法耗时长,效率低,因此利用生物技术辅助育种,加速育种进程,改进紫花苜蓿性状,使之适应南方地区的种植是必要的。但生物技术研究的实施需要一个有效的组织培养平台,而迄今尚未建立针对南
本文选取270只1d艾维茵肉仔鸡为研究对象,采用2×3随机化设计(维生素C分为250、500mg/kg两个水平,维生素E分为50、100、200mg/kg三个水平),随机分为6组,每组3个重复,每个重复15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