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向锻造对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组织与力学性能的影响

来源 :哈尔滨工业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huashu123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文采用半固态搅拌铸造方法制备10μm10vol.%SiCp/AZ91和10μm20vol.%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并对这两种体积分数的镁基复合材料在不同工艺下进行多向锻造。采用光学显微镜(OM),扫描电镜(SEM)和透射电镜(TEM)对材料的复合材料的显微组织进行了观察;测试了材料的室温力学性能。使用X射线衍射仪对多向锻造过程中各个锻造工步前后复合材料基体晶粒基面取向的变化进行了定性的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在多向锻造过程中,初次锻造(第一锻造工步)后铸态复合材料基体合金的晶粒显著细化,抗拉强度大幅增加,在锻造温度为420℃时达到最高,继续升高温度到450℃,由于复合材料基体再结晶晶粒长大而使锻后复合材料的强度有所下降,延伸率则较铸态复合材料大幅提高。10μm10vol.%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420℃时进行多向锻造时,经过一轮多向锻造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达到最大值,屈服强度则较初锻后大幅提高。随后进行第二轮多向锻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虽然逐渐增大,但是屈服强度明显降低,整体力学性能不如第一轮多向锻造后的复合材料。在温度为370℃时进行多向锻造时,在第一轮多向锻造过程中,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是随锻造工步的增加而逐渐提高的,延伸率则是在第二锻造工步时达到最大值;到第四锻造工步,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屈服强度达到最大,但是延伸率持续下降,随后锻造工步增加,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显著降低,整体力学性能下降。SiCp/AZ91复合材料经多向锻造后,其力学性能有很大提高。主要原因有:一方面,多向锻造变形能消除铸造缺陷,增强SiCp与基体的界面结合;另一方面,随着多向锻造锻造工步的增加,复合材料中的增强体SiCp颗粒沿垂直于锻造方向上呈定向、有序地排列,从而提高了增强体分布的均匀性。10μm20vol.%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在温度为420℃时初锻后复合材料的抗拉强度和延伸率达到最大值,而屈服强度则是随着锻造工步的增加而不断增加,在两轮多向锻造后达到最佳。10μm20vol.%SiCp/AZ91镁基复合材料在370℃多向锻造后,抗拉强度较铸态都会提高,但是锻料的屈服强度会逐步增加,延伸率逐步降低,而抗拉强度则随锻造工步的增加造工步的增加,复合材首先在第一轮多向锻造后降低随后到第二轮多向锻造有略有增加。
其他文献
学位
纳米TiO2对诸多环境污染物有显著的光催化降解作用,光催化已发展成为新型的环境污染治理技术。作为光催化技术的核心,提高TiO2的光催化活性和对光的利用率是当前光催化研究中最
随着人们对环境问题的重视不断加深,环境影响评价作为一项重要的预防或减轻不良环境影响的制度和方法,越来越受到人们的关注。近年来,环境影响评价在研究范围和层次上得到了
学位
应用石墨烯复合材料的吸附及光催化效应进行水污染和电磁波污染治理的研究引起了大家广泛的关注。为了丰富此领域研究内容,本论文开展了石墨烯水凝胶复合材料的制备及其吸附,
2Cr13马氏体型不锈钢是空间摩擦副(如齿轮)常用的侯选材料,具有抗腐蚀、力学性能优异及渗氮工艺性良好等优点,应用前景广阔。针对2Cr13钢渗氮层在空间应用的需要,系统研究渗氮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