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前,国内包括四川高校在内的各类高等院校普遍存在着毕业生就业数据采集缺乏科学性和准确性、就业数据的利用水平低两个问题。教育行政部门早就发现了这些问题并于2014年进行了就业数据上报方式的改革,但是教育行政部门的控制是一种末端监控,主要是从数据上报结果方面进行监控。对于高校来说,如果没有一套科学的就业数据采集流程和标准就很难获取准确的就业数据并进行有效利用。本文首先考察了四川高校就业数据采集和利用的现状,介绍了四川高校的就业数据采集内容、采集流程和采集标准,就业数据利用方式和利用水平。通过分析提出了数据采集方面的采集内容不全、流程不科学和标准不统一,数据利用方面的利用方式单一、利用水平低五个问题。并从教育行政机构、高等院校、毕业生三个维度分析了问题产生的原因。最后以教育行政机构、高等院校、毕业生三个维度为出发点,对五个问题逐一提出了对策建议,并且这些对策建议具有内在逻辑性:首先筛选出18个重点就业字段并理清字段逻辑关系,以此为基础制定明确的采集标准和科学的采集流程,同时扭转毕业生的择业观念,这样初步解决了就业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和准确定问题后,从高校入手解决就业数据的利用问题。所有问题的解决思路一脉相承,逻辑清晰。提高就业数据采集的科学性、准确性,改善就业数据的利用方式、利用水平,这两个方面问题的解决对于国家、高校和毕业生群体都具有十分显著的意义。而如何改善采集与利用就业数据的问题一直以来都是高校和就业工作者面临的棘手问题,各方面都对此做出过很多努力和尝试。本文根据多年的实践经验和细致的理论分析所提出的一系列建设性的对策建议,并不是最终方案,也不是一成不变的,但是提供了一种解决问题的切实可行的建议和思路,本文相信将这些理论付诸实践并在实践过程中不断修改和完善,最终能够解决问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