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第一部分三种术式治疗阻塞性睡眠呼吸暂停低通气综合征(Obstructive Sleep Apnea Hypopnea Syndrome,OSAHS)伴小颌畸形的疗效比较研究目的:通过统计OSAHS患者术前、术后睡眠监测指标,对不同术式的疗效进行比较,为OSAHS伴小颌畸形患者手术方式的选择提供依据。研究方法:根据不同的术式将50位患者分为三组, A组: 悬雍垂腭咽成形术(uvulopalatopharyngoplasty, UPPP)术、B组:UPPP+颏前徙术、C组:UPPP+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颏前徙术,根据其术前、术后睡眠监测各项数据及随访结果,评价其疗效,采用卡方检验对数据进行统计学分析。研究结果:根据测量数据,单纯UPPP对此类患者改善效果较差,UPPP联合其他不同术式效果均较单纯UPPP效果好。UPPP+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颏前徙术的疗效优于UPPP+颏前徙术优于UPPP术(P<0.05)。结论:对于OSAHS伴小颌畸形患者应首选UPPP+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颏前徙术联合术式,此术式对此类患者疗效改善更显著。第二部分两种下颌骨术式对OSAHS伴小颌畸形上气道软组织变化的相关性分析研究目的:研究UPPP+颏前徙术与UPPP+下颌升支矢状劈开前移术+颏前徙术两种术式骨组织的移动与上气道软组织变化的相关性。研究方法:通过三维重建CT测量两组患者舌后区气道矢状径距离、横截面积及矢状面积,对不同术式中患者骨组织向前移动距离与上气道软组织的变化进行相关性分析。结果:骨组织移动的前后距离与上气道软组织的变化具有正相关性,骨组织移动距离越多,上气道软组织的变化越大。结论:对于OSAHS伴小颌畸形患者,可适当增加骨组织移动距离改善上气道状况,以取得更好的疗效,为临床工作中术式及术中操作的选择提供科学的依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