阵列雷达群目标分辨技术研究

来源 :国防科技大学 | 被引量 : 0次 | 上传用户:soboy1759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分辨力是雷达的一个重要指标,雷达的发展始终伴随着对更强分辨能力的追求。虽然雷达的性能不断提高,但在处理多目标的过程中,不可避免地会出现空间邻近、速度相近、运动方向一致的群目标,使得雷达不足以区分。群目标在常规线性处理框架下具有不可分辨的特性,在雷达探测领域普遍存在,其危害巨大。在弹道导弹防御中,群目标问题导致雷达的探测与跟踪性能恶化严重,亟待解决;另外,在防空拦截、精确制导、低空防御以及宽带识别等领域,雷达在目标指示、情报获取等方面的能力也因群目标受限。这就有必要研究群目标分辨技术,突破雷达分辨极限,帮助雷达完成从“看不清”到“看得清”的转变。群目标分辨的本质是:在已经检测到同一分辨单元内存在多个目标的基础上,判决目标个数,估计目标参数。在此研究背景下,论文立足于阵列雷达灵活的处理样式,并结合雷达处理的多个维度,着力提升雷达分辨能力,对阵列雷达群目标分辨技术展开深入研究,取得的研究成果包括以下三个方面:1.基于先验信息的角度域群目标分辨。此项研究可以总结为“若有先验(目标个数),则用先验”。当目标个数已知时,从阵列雷达空域处理出发,利用目标个数这一先验信息建立参数化模型,精确测量各目标角度,实现角度域群目标分辨。研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阵列雷达自适应单脉冲群目标分辨。以一维线阵为基础,基于已知的目标个数,建立精确的参数化群目标信号模型,以极大似然为准则,推导了自适应单脉冲原理,揭示了该方法的波束域处理本质。在此基础上,采用步长加权的方式改进了测角算法的迭代过程,避免了不收敛的情况,实现了各目标的精确测角。并且,针对实际的二维面阵改进了自适应单脉冲测角算法,同样以步长加权的迭代方式,实现了二维面阵的群目标精确测角。仿真表明,中等信噪比条件下,自适应单脉冲可同时测量三目标角度,目标间隔1/3波束宽度时仍可正确测量,计算效率相较与梯度类算法提升了近3倍。·阵列雷达四通道单脉冲双目标分辨。从工程实践出发,考虑最为常见的双目标情况和四象限阵面划分,针对一般形状的二维面阵(如矩形阵、圆阵、八边形阵等),建立广义四通道单脉冲信号模型,并求得目标角度的闭式解。在此基础上,提出了子阵级四通道单脉冲双目标测角算法,分为两部分:首先,从全阵中截取面积最大的矩形阵列,粗略估计双目标角度和子阵参数;然后,将粗估计结果代入双目标角度的闭式解中,得到目标角度的精确估计。并且,针对目标处于同一方位或者俯仰而产生的角度模糊,采用坐标轴45°旋转的方式消除模糊。仿真表明,该方法可以精确、快速且无模糊测量双目标角度,具有较高的工程可实现性,在中等信噪比条件下,目标间隔1/4波束宽度时仍可正确测量,计算效率相较与自适应单脉冲进一步提升了数十倍。2.基于频率分集的多域联合群目标分辨。此项研究可以总结为“若无先验,多域分辨”。当目标个数未知时,无法建立精确的参数化模型,仅从角度域难以分辨群目标。从频率分集出发,将多个子频带综合为大带宽,提升阵列雷达的距离维分辨率,实现多域联合群目标分辨。需要指出的是,频率分集需要调制发射波形,对雷达的发射机和接收机有较高的要求。此项研究内容包括两个部分:·基于时域频率分集的步进频阵列雷达群目标分辨。步进频脉冲串中各脉冲中心频率依次递增,综合各脉冲的子频带可以提升距离分辨率,但目标运动会引起距离走动,并且对于阵列雷达而言还存在速度-角度耦合。针对此问题,建立阵列雷达步进频脉冲串信号模型,分析了一维高分辨距离像的不足,在此基础上引入了二维高分辨距离-角度像,使得能量可在空-时二维相参叠加,并实现速度-角度解耦。然后,设计了长-短步进频脉冲串,消除了因目标运动产生的距离走动,并结合有序统计恒虚警检测技术实现了群目标的数目判决以及距离、角度和速度的精确估计。·基于空域频率分集的频率分集阵列(FDA)雷达群目标分辨。FDA各阵元的中心频率依次增加,综合各阵元的子频带可以提升距离分辨率。FDA的处理自由度更多,但是其方向图存在距离-角度耦合和距离维栅瓣。为此,综合考虑前端设计和后端处理:在前端设计中,采用子阵级发射和全频段接收的收-发结构实现方向图解耦,并且该结构的距离维接收波束宽度仅为发射的1/4,具有天然的“宽发窄收”特性,距离分辨率提升了4倍;在后端处理中,推导了单脉冲定位算法,实现单目标的距离-角度联合估计,在此基础上,提出了脉内波束扫描方法,抑制目标间的相互干扰,提升了距离和角度的估计精度。3.特征域辅助群目标超分辨。此项研究可以总结为“若无先验,且低分辨,引入(区分)特征,增加计算”。前两项研究均以目标的空间差异(角度、距离)区分各目标,然而目标还具有特征差异(如极化、微动等),亦可用于区分各目标。当目标数未知且分辨率不足时,建立高维参数化模型,以大量的计算搜索为基础,以区分特征为辅助,可以实现群目标超分辨。此项研究从雷达超分辨的机理出发,对比了参数化目标模型匹配(PTMF)和贝叶斯压缩感知(BCS)两类超分辨方法,分析了PTMF方法的局限性,得到BCS方法在目标数判决的性能更优。在此基础上,选取目标的极化散射矩阵(PSM)作为区分特征,提出了阵列雷达基于极化信息辅助的超分辨方法:在发射端调制发射信号的极化状态,建立高维参数化模型,利用BCS算法估计目标的距离、角度以及PSM,并且设计了估计结果再筛选的准则,剔除off-grid问题导致的无效估计,达到“去伪存真”的效果,可同时正确判决目标个数和精确估计目标参数,实现三个目标的有效分辨。但该方法对通道间的极化隔离度有较高的要求,低于40d B超分辨性能下降明显。
其他文献
超燃冲压发动机的研制面临诸多困难,液体燃料的喷注雾化和混合是关键难题之一。高质量的雾化和快速的掺混能够为点火提供良好的燃烧室环境,而目前的研究还处于相对基础的阶段,未能完全掌握液体燃料的喷雾特性。本文针对超声速来流中液体射流喷雾特性开展机理研究,在此基础上向凹腔燃烧室和高总温气流条件的喷雾特性研究进行拓展,同时依据高精度的数值模拟技术和综合的理论分析方法,对喷雾空间分布和雾化特性中的物理问题进行分
学位
在超燃冲压发动机中,由于燃料和氧化剂都是高速流过燃烧室,因而在燃烧室内驻留时间极短。燃料和氧化剂的快速掺混可以减小燃烧室的长度,提高燃烧效率。在超声速中实现快速掺混的难度远大于在亚声速中,相对于不可压混合层,可压缩混合层厚度增长率随着压缩性的增大而被抑制。因此探寻有效的混合增强方法具有重要的实际意义。本文以超燃冲压发动机燃烧室中超声速空气与高速燃气的快速掺混为应用背景,运用纹影、基于纳米示踪粒子的
学位
整体壳体类零件是航天产品的核心零件,其特征结构复杂,加工精度要求高。随着航天产品高强密度研制需求,航天产品壳体任务逐渐呈现出型号多、状态多、更改频繁、研制周期短、任务重、质量与可靠性要求高、研制和批产并存等特点,急需通过数字化、智能化制造手段改变制造模式。本文面向航天产品壳体生产线智能管控的需求,针对传统数字化生产线模式在应对航天产品壳体生产任务变动时的柔性和快速转换能力不足、无法实现生产线的精确
学位
本文以碳氢燃料再生冷却式超燃冲压发动机工作过程为研究背景,以实验为主要研究手段,结合数值仿真方法,对气化RP-3航空煤油在超声速气流中的横向射流过程、凹腔内点火以及燃烧组织特性开展了系统研究。同时对比研究了气化煤油和常温液态煤油的差异,掌握了喷注温度、流动控制因素和非定常喷注影响下气化煤油在发动机内的详细工作特性。气化煤油横向射流伴随剧烈的相变过程,采用高速纹影和脉冲激光片光技术,获得了不同喷注温
学位
雷达成像系统向待探测场景主动辐射电磁波,分析并记录场景中各区域反射雷达波强弱,形成能够反映探测场景物体分布情况的散射强度分布图。雷达波对环境依赖低,能够穿透烟雾、沙尘等介质,低频雷达波甚至能穿透墙体等建筑材料,实现对场景的穿透成像探测。因此,雷达成像系统在军民领域广泛应用。但受到阵列尺寸、阵元间距、系统复杂度等因素影响,雷达成像设备难以避免受到栅旁瓣等虚假目标影响。本文致力于增强雷达图像,抑制超宽
学位
医学成像技术为现代医学提供了非侵入式的体内成像手段,稀土掺杂无机纳米颗粒优良的化学和光学性质使其有望成为一种全新的医学成像造影剂。稀土掺杂纳米颗粒优异的性质与其独特的核外电子排布和丰富的能级结构是分不开的。外侧5s~25p~6壳层中的电子对内侧4fn壳层中电子的保护使得稀土离子荧光具有较窄的光谱线宽,能够更好实现多色成像。4fn组态中较低的跃迁概率使得稀土离子具有较长的荧光寿命。通过设置适当的成像
学位
将软件复用运用到软件自动演化中,可以达到节约开发、维护成本的目的。随着开源社区的快速发展,互联网中出现了海量的可复用的资源。学术界针对普遍存在的克隆代码,进行了一系列的实证分析。然而,学术界对跨项目克隆代码的演化情况,研究尚不充分。针对开源社区中已有的跨项目克隆代码展开实证研究,可以帮助研究人员理解开发人员在维护复用代码的现实需求和困难等,进而展开研究、开发工具以减轻开发人员的维护负担。此外,相关
学位
随着科学技术的不断发展,我国的航天事业取得了巨大进步。空间站的建立和扩大,太空研究探索活动变得越来越频繁,各种信号的采集和转换需要高精度、低功耗且高可靠性的模数转换器来实现。逐次逼近型模数转换器(Successive Approximation register Analog-to-Digital Converter,SAR ADC)具有中高精度和低功耗的特点,是航空航天应用的首选,成为近年来研究
学位
对磁信号的高灵敏度测量在地球物理勘探、生物磁场探测、超低场核磁共振和基础物理学检验等领域有着重要应用。碱金属原子磁力仪是目前灵敏度最高的磁力仪之一,其灵敏度可达f T/Hz1/2量级(1 f T=10-15T)。由于碱金属原子磁力仪具有非低温运行、可移动、可定制设计、价格低廉等优点,目前其在越来越多的应用领域得到关注。高灵敏度磁测量易受环境磁场噪声干扰。为了用碱金属原子磁力仪实现f T/Hz1/2
学位
相控阵技术以灵活的波束指向和优异的波束性能在雷达、通信以及电子对抗等领域被广泛采用。随着信息化技术和需求的不断发展,相控阵装备将面临更多样化的场景需求。当前,阵列雷达高昂的全寿命周期成本已成为其多场景装备应用所考虑的首要问题。子阵技术是降低阵列雷达装备成本的切实可行方法,通过在子阵级进行有源控制及数字化,能够有效降低硬件成本及后端数据处理维度。随着子阵技术在概念和工程应用间的不断迭代发展,传统的子
学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