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为了降低光伏组件因电池参数失配而造成的封装功率损失,同时尽可能多地制造出在功率档位方面符合市场需求的组件,光伏组件生产商对于快速制定出有效太阳能电池分档策略的需求正日益增长。本文以电池分档计算机模拟程序以及电池分档策略优化算法为研究课题,重点研究了用于模拟电池分档过程的计算机仿真技术、档位边界条件对组件功率分布的影响规律以及快速最优档位边界条件的搜索算法等,主要研究内容分为三部分。本文首先基于太阳能电池失配损失机理和电池分档计算原理,介绍了由作者完成的基于VBA编程语言的电池分档程序,并对使用传统分档策略的组件功率分布情况进行了仿真分析。仿真结果表明,该电池分档程序能够模拟真实的电池分档和组件功率计算过程。将韩华集团目前使用的二阶分档策略代入到分档程序当中,程序能自动将电池按照指定参数边界条件分选到不同档位之中,并统计出每个档位的电池数目和平均效率等信息。然后模拟实际组件生产过程,自动随机将各个档位的电池封装成60片一组的光伏组件,并计算每块组件功率、统计各档位以及整体组件功率分布结果。将仿真结果与韩华集团实际生产测试结果进行对比,显示两者的各档位电池分布和组件功率分布情况都是匹配的,表明该电池分档程序能够模拟实际电池分档和组件功率计算过程。本文还利用分档程序对电池分档策略对组件功率分布的影响进行了探究。分档实验结果表明,在一阶最大功率点电流分档的条件下,各档位组件功率将随着低效率边界的提高而向上移动;此外,实验结果表明,根据功率分布的差异,一阶分档可以分为四种分布类型。上述规律为制定快速二阶分档策略优化程序提供了算法依据。自动电池分档优化程序能够快速制定出符合用户要求的电池分档策略。相比于韩华集团的传统分档策略,经过程序优化的分档策略能够在保证电池利用率的基础上,将更多组件移动到中等功率区间,其中245瓦和250瓦区间的组件比例各增加了10%,而属于低功率的240瓦区间的组件比例则减少了20%。上述特性使电池分档程序能够显著提升光伏组件生产企业的分档效率以及运营效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