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研究目的:针对目前对运动抗衰老的研究热点,通过对国内外有关运动抗衰老和非酶糖基化作用的文献资料的查阅,初步了解它们之间的关系。本研究采用动物实验,通过建立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动物模型,以不同负荷游泳运动作为干预手段,观察大鼠运动能力变化并检测骨骼肌、肺、肝、心脏及血清的AGEs含量,探究不同负荷游泳运动对衰老大鼠非酶糖基化作用的影响,为运动抗衰老的理论和研究提供科学的实验依据。研究方法:实验一:一次游泳训练对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非酶糖基化作用影响的研究。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A)10只、D-半乳糖致衰老对照组(YA)10只、D-半乳糖致衰老游泳训练45min组(YT)10只、D-半乳糖致衰老游泳训练90min组(YH)10只;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大鼠进行D-半乳糖致衰老造模,造模时间为八周,造模时对D-半乳糖致衰老组每天定时注射D-半乳糖溶液(125mg/kg体重),对照组注射等剂量的生理盐水。造模完成后,一次性运动后即刻取材用于测定大鼠心脏、肺、肝、骨骼肌、血清中AGEs、MDA、GSH、CAT、SOD的含量或活性。实验二:四周游泳训练对D-半乳糖亚急性衰老大鼠非酶糖基化作用影响的研究。健康雄性SD大鼠40只,随机分为4组:安静对照组(SAF)10只、D-半乳糖致衰老对照组(YAF)10只、D-半乳糖致衰老游泳训练45min组(YTF)10只、D-半乳糖致衰老游泳训练90min组(YHF)10只;按照实验设计对实验大鼠进行D-半乳糖致衰老造模(具体方法同实验一)。造模完成后,进行四周游泳训练,最后一次训练24小时后取材,用于测定大鼠心脏、肺、肝、骨骼肌、血清中AGEs、MDA、GSH、CAT、SOD的含量或活性。研究结果:实验一,1.经过一次游泳训练,各组大鼠体重之间没有规律性变化(P〉0.05);2.MDA变化,心、肝、骨骼肌都呈YH组〉YA组〉YT组顺序,血清、肺的YA组都要高于YT、YH组,在五种器官组织中SA组都最低,且心中与YA组比较P<0.05,血清中与YA组比较P<0.05;3.CAT变化,心、肺、肝中YT组〉YA组〉YH组,骨骼肌中YH、YT组大于YA组(P〉0.05);4.SOD变化,肺、骨骼肌、血清中SOD活性都呈YT组〉YA组〉YH组,肺、骨骼肌中YT组与YH组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心中YA组比YH、YT组低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5.GSH变化,心、骨骼肌、血清中GSH含量都呈YT组〉YH组〉YA组,且心、血清中YT组与YA组都有显著性变化(P<0.05),肺、肝中GSH含量都呈YT组〉YA组〉YH组(P>0.05);6.AGEs变化,心、肺、肝、骨骼肌中AGEs的含量YT、YH组都比YA组低,且肺、肝中YT组与YA组相比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AGEs的含量呈YT组〉YA组〉YH组(P>0.05)。实验二,1.经过四周训练,各组大鼠体重呈YTF组〉YHF组〉YAF组(P〉0.05);2.MDA变化,心、肺、骨骼肌、血清中MDA含量YTF、YHF组都比YAF组少,且在肺中与YHF组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中MDA含量还是呈YHF组〉YAF组〉YTF(P>0.05);3.CAT变化,心、肺、骨骼肌中CAT活性YTF、YHF组都比YAF组高,肝中CAT活性的变化呈YHF组〉YAF组〉YTF组(P>0.05),血清中CAT的活性YTF、YHF组都比YAF组低(P>0.05);4.SOD变化,心、肺、骨骼肌、血清中SOD活性YTF、YHF组都比YAF组高,且肺中YHF组与YAF组有显著性差异(P<0.05),肝中SOD活性呈YTF组〉YAF组〉YHF组(P>0.05);5.GSH变化,心、肺、肝、骨骼肌、血清中GSH含量YTF、YHF组都比YAF组高,且肺中YHF组与YAF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血清中YTF组与YAF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6.AGEs变化,心、肺、肝、骨骼肌、血清中AGEs的含量YTF、YHF组都比YAF组低,且心中YHF组与YAF组相比有显著性差异(P<0.05)、肺中AGEs的含量YTF组与YHF、YAF组相比都低都有显著性差异(P<0.05)。研究结论:1、不同负荷游泳运动(t=45min,90min)都可以调节衰老大鼠的非酶糖基化作用,维持抗氧化系统的稳定,达到延缓衰老的作用。;2、不同负荷游泳运动(t=45min,90min)都可以增强衰老大鼠机体的抗氧化能力;3、不同负荷游泳运动(t=45min,90min)都可以增强衰老大鼠机体对非酶糖基化作用的抑制。4、体重变化只能作为运动对动物抗衰老观察的辅助指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