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是新课程目标要求,体现了学生在学习中的主体性地位,不仅有利于提高学生的学习成绩,也为学生的终身学习打下基础。但多年以来关于高中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在理论和实践的成果都还很少,尤其聚焦高一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研究成果还几乎没有。这项研究主要设计了三个方面的具体内容:首先是对昆明市第八中学和昆明行知中学高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进行了问卷的调查;其次,通过课堂观察与课后交流更进一步深入的了解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现状。最后,展开个案研究,选择了三个学生对其进行了细致深入的了解和研究。三个学生的选取考虑到了数学学习成绩不同的层次和数学各不相同的学习个性及性别等各方面的因素。材料主要来源于对三个学生访谈时学生的陈述和之后的培养研究。研究的主要结论为:高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对数学成绩有着正向的影响,自主学习习惯养成的同学数学成绩相对越好。在课前、课中、课后三个维度中,高一学生课前的数学自主预习习惯没有普遍的养成,只有较少部分同学表现出自主预习的习惯。课中的自主学习习惯女生相对于男生较认真,但在自主思考和方法的体现上男生表现的更好。课后的数学自主学习习惯高一学生普遍已经养成,大部分同学能够在课后进行自主的反思和总结。总体的来说数学的自主学习习惯大部分学生并没有具备,只有少部分学生自主学习的习惯养成的较好。通过问卷调查、课堂观察、课后交流、个案研究后针对现在所存在的情况总结出培养高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具体方法和策略。希望这项研究能让高中数学教师和更多的数学教育研究者对高一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有全面的认识,并重视对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的培养。也进一步贯彻和落实数学新课程标准的要求,为有效培养学生数学自主学习习惯和能力提供参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