术后修复用防粘连膜的超疏水表面改性及性能评价

来源 :东华大学 | 被引量 : 1次 | 上传用户:you0tmd1234
下载到本地 , 更方便阅读
声明 : 本文档内容版权归属内容提供方 , 如果您对本文有版权争议 , 可与客服联系进行内容授权或下架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术后修复用防粘连膜是一种用于预防外科手术后组织发生粘连的医用膜,它可以将受伤的部位与相邻的组织器官隔离而起到抗粘连的作用。静电纺纳米纤维膜因其轻薄柔韧的质地、较好的机械性能在防粘连领域受到广泛的关注,是理想的防粘连结构材料,但纳米纤维膜仍存在防粘连效果有限等问题。增强医用膜的防粘连效果,开发一种合适有效的防粘连产品仍是该领域研究工作的热点和难点。超疏水表面有具有抗蛋白质、细菌和细胞黏附的作用,在生物领域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引入超疏水的抗生物粘附的特性,对防粘连膜进行超疏水修饰能进一步增强其防粘连功能性。因此本课题通过静电喷雾技术制备了超疏水微球,将该微球喷涂于由公司开发的PCL/PLGA静电纺纤维膜上,以改善纤维膜的抗粘连作用,得到超疏水防粘连复合膜;并对防粘连复合膜表面特性,防粘连效果进行了表征评价,为后续产品的开发提供了一定的研究基础。本文利用静电喷雾技术将疏水二氧化硅/PCL/PLGA共混溶液进行电喷,通过改变二氧化硅的含量制备了不同的电喷微球涂层。采用SEM,接触角测试对其形貌及疏水性能进行了表征发现,电喷法能够构建多尺度微球形成粗糙表面,并且随着二氧化硅含量的增大,涂层表面的疏水性能增强。当二氧化硅含量大于50%的时候,电喷涂层表面的接触角能大于150°,形成超疏水表面。同时在PCL/PLGA纳米纤维膜上电喷超疏水微球涂层,制备了超疏水复合膜,并探究了电喷时间对复合膜表面性能的影响,通过SEM、FTIR、EDS和接触角等测试对复合膜进行了表征,结果表明随着电喷时间的增加,纤维膜表面的微球均匀增多,接触角逐渐增大,且当电喷时间约为2 h时,表面形成较稳定的超疏水层,复合膜的接触角达到150°以上,滚动角小于10°,并具有良好的自清洁性能。电喷微球层中二氧化硅含量为100%的复合膜在PBS溶液中浸泡7天也能保持稳定的超疏水特性。最后,对超疏水复合膜进行了细胞毒性、蛋白吸附及细胞粘附性能研究。结果表明复合膜具有很好的生物相容性,且电喷层中微球的二氧化硅含量为100%的超疏水复合膜,与未喷微球的PCL/PLGA纤维膜比,有明显的防蛋白、细胞粘附的效果。综上所述,本文通过在纳米纤维膜上电喷超疏水涂层,成功制备出了可作为术后修复的防粘连膜——超疏水复合膜,电喷层中微球的二氧化硅含量为100%的超疏水复合膜具有较好的生物相容性以及防蛋白细胞粘连效果,该研究结果对开发制备新一代防粘连产品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其他文献
队伍建设是法院灵魂锻塑的基础课,是法院事业发展的生命线。队伍建设不仅包括思想政治建设,纪律作风建设,还包括领导班子建设、人才队伍建设、机关党建等方面。如何更好地强化新
报纸
政治功能是基层党组织的根本功能。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是党在社会组织中的战斗堡垒,发挥政治核心作用。但现阶段一些社会组织中的党组织在履行政治功能中存在一些问题,如阵地
【正】 复习考试要求: 《会计学原理》课程具有理论和实践并重的特点。复习时,在理解会计学的基本理论、基本原理的同时,熟练掌握基本业务的操作。复习材料以教材为基本依据,
目的:探讨640层容积CT增强扫描在正常人左心室功能临床测量的应用价值。方法:回顾性分析80例正常人心640层容积CT增强扫描的影像学资料,应用标准的心肌17节段分法,测量左心室
采用DSC测定FeSiB非晶粉末的玻璃态转变点(Tg)、初始晶化点(Tx)和过冷液相区(△Tx),以此为基础,利用放电等离子烧结技术制备出了Ф10min×7mm、致密度为92.3%的块体非晶合金。采用X
<正>2019年,上海高考作文的题目是寻找"中国味",同时"大白兔"等老字号悄然成"网红"。这并非巧合,而是文化发展的规律使然。著名社会学家费孝通先生曾提出"文化自觉",是指文化
研究熟化甘薯片微波真空干燥过程中微波功率密度(0.6,0.75,1,1.5,3 W/g)和相对压力(0,-20,-40,-60,-80 kPa)对其干燥特性的影响,通过建立动力学模型来预测熟化甘薯片微波真空
朝天吼漂流景区是以漂流旅游项目为核心,集特种旅游、文化旅游、自然观光旅游为一体的大型综合性景区。经过景区全体工作人员的不懈努力,2013年景区顺利通过了国家4A级景区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