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西夏姓氏是西夏政权所辖区域内所有民族的姓氏,大体上有蕃姓与汉姓两类。丰富的西夏姓氏资料是西夏乃至10-12 世纪中国西北地区社会、历史、文化、民族研究的重要材料,同时,也是中古西北方音的真实记录。
文章首先利用传统考据与语音分析的方法,从各类汉文文献中考订出同名异译姓氏33组。这些异译以同音异译为主,掺以形近之误,当然也有传抄过程中的误写。通过考证澄清了由于不同写法而造成的混乱,有利于史料的利用与阅读。
其次,利用语音分析及西夏研究中的二重证法,即西夏汉文史料与西夏文史料相结合的方法,确定出相互对应的西夏蕃姓78 组,建立了西夏文姓氏与汉文史料之间的联系,提升了西夏文姓氏资料在西夏社会历史研究中的价值。另外,在勘同的基础上对38个姓氏的译法作了统一,并对一些误识、识译的西夏文姓氏进行了订正。
其三、考证出西夏蕃姓的8种来源,即以民族名称命名的姓氏、以党项部族名命名的姓氏、以吐蕃部族名命名的姓氏、以祖先名命名的姓氏、以地名命名的姓氏、以节气名命名的姓氏、继承的鲜卑姓氏以及与佛经真言中用语组成的姓氏等。
第四,对西夏境内的汉姓进行了分类考证。共考证出汉姓89个,其中蕃族汉姓42个,汉族汉姓58个。西夏的汉姓既有中原汉地的常用姓氏,又有西北历史上其他少数民族包括党项族曾使用的单音节姓。蕃族汉姓有的源于蕃化汉人,有的源于缘于蕃人取汉姓。
第五,对保留在《中国藏黑水城汉文文献》、《斯坦因第三次中亚考古所获汉文文献》(非佛经部分)等大型西夏文献集成图书中的西夏遗民姓氏进行了整理考证,判断出西夏遗民姓氏48个,对其中的23个作了详细考证,在对比蒙元与宋夏时期西夏姓氏的基础上,发现了蒙古语在西夏姓氏蒙古化中起着重要的作用。
第六,在考证的基础上对西夏姓氏反映出的包括党项对西北历史上诸民族的吸纳与融合、西夏民族构成,政权的多民族性、普遍的民族通婚等西夏民族问题及同音异译中反映出的语音现象进行了讨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