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长石族矿物是重要的造岩矿物,广泛存在于各类矿床中;钾长石和钠长石是分布最广泛的两种长石矿物,不仅是金属矿选矿中最常见的脉石矿物,同时也可单独成矿。长石矿物广泛应用于玻璃、陶瓷、化工、磨料以及肥料等行业中,玻璃、陶瓷和磨料等行业均对长石产品中K2O和Na2O的含量或比例有明确要求,这产生了钾长石和钠长石的分离需求;在部分金属矿(例如铷矿)的回收过程中,钾长石和钠长石分别作为目的矿物和脉石矿物,也需要进行分离;因此,对钾长石和钠长石的浮选规律及表面性质进行分别研究,不仅是金属矿选矿中对脉石矿物可浮性进行调控的需要,也是提高长石品质和优化长石产品结构的需要。该研究不仅有助于提高对金属矿中长石类脉石的认识,优化金属矿选矿中长石类脉石的分离方法,同时也有助于加深对不同种类长石间浮选差异的认识,为长石产品中K2O和Na2O含量及比例的调控提供思路。微斜长石是钾长石的一种,所属空间群(C1i-PT)与钠长石相同,是钾长石与钠长石分离中的代表性矿物;本论文分别以微斜长石和钠长石为研究对象,通过量子化学计算、仪器分析以及浮选试验,系统研究了微斜长石和钠长石的表面性质差异以及离子作用下的浮选行为变化。获得研究成果如下:1、采用量子化学计算的方法对微斜长石和钠长石的晶体参数及(001)解理面进行优化,获得了两种长石表面驰豫过程中的原子偏移量和态密度特征;在此基础上,分别对微斜长石和钠长石的纯矿物进行十二胺浮选,通过两种长石的浮选回收率差异证明了原矿表面性质差异对浮选结果的影响,并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PS分析确定了微斜长石表面的十二胺吸附形式更为多样。2、通过对两种矿物的浸出液中的离子种类进行分析,选定了本论文中对微斜长石和钠长石浮选及表面性质进行调控的离子种类,并通过溶液化学计算确定了溶液中所选离子的离子活度与离子浓度之间的关系;通过对不同离子浓度下两种长石表面的离子吸附量进行方程拟合,对比不同方程拟合结果的相关性系数,结合方程的假设条件,确定了离子在两种长石表面的吸附特点并证明了羟基阳离子团在长石表面存在吸附。3、通过纯矿物浮选试验,对不同离子浓度影响下的微斜长石和钠长石浮选行为进行考察,在十二胺浓度为10mg/L的条件下,无外加离子时微斜长石回收率为87.7%,钠长石浮选回收率为81.4%,回收率差值为6.3%;在离子与十二胺共同作用下,Cu2+、Zn2+和Pb2+均可使两种长石的回收率差值明显增大,其中,Cu2+浓度为0.026 mol/L时,微斜长石浮选回收率为31.5%,钠长石浮选回收率为52.3%,两种长石的浮选回收率差值最大,为20.8%;通过对离子作用下的两种长石表面电位进行测定,结合离子活度变化及离子吸附的方程拟合结果,提出,离子水解后产生的水合阳离子团所携带的正电荷与所携带的-OH比例及其在两种长石表面的吸附能力差异,是导致浮选回收率差异增大的重要原因。4、通过红外光谱分析和XPS分析,对离子和十二胺在两种长石表面作用后所产生的表面性质改变进行系统研究,通过对比两种长石表面的红外振动波长变化以及表面原子浓度和价态变化,进一步确定了微斜长石和钠长石表面的Al原子与Si原子之间存在的反应活性差异,同时,通过对N1s进行分析发现,离子作用后两种长石表面的N1s特征峰有趋同倾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