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摘 要】
: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框架梁会发生轴向伸长,但楼板对梁轴向伸长的约束作用使得梁内产生轴力、导致梁端抗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在实际工程中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时往往忽略了梁内轴力,只考虑了弯矩、剪力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却没有考虑轴力与弯矩之间的相关性,这将会导致梁在地震作用下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影响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设计准则的实现。因此,无论从研究层面还是工程应用的角度,都亟需
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在水平地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RC)框架梁会发生轴向伸长,但楼板对梁轴向伸长的约束作用使得梁内产生轴力、导致梁端抗弯能力得到显著提高。而在实际工程中按《混凝土结构设计规范》设计时往往忽略了梁内轴力,只考虑了弯矩、剪力对其进行设计计算,却没有考虑轴力与弯矩之间的相关性,这将会导致梁在地震作用下有更高的鲁棒性,从而影响RC框架结构“强柱弱梁”设计准则的实现。因此,无论从研究层面还是工程应用的角度,都亟需对梁内轴力变化规律及产生原因展开深入研究。本文研究的主要内容如下:(1)为研究楼板的存在对梁伸长和梁轴力的影响,运用有限元软件分别建立有无现浇楼板的单层1×1跨的RC框架结构模型,对比两个模型的基底剪力、梁柱端钢筋应力、梁轴向伸长量和梁轴力。结果表明:楼板对梁轴向伸长有很强的约束作用,此约束作用导致梁内产生较大的轴力,且梁内轴力在梁负弯矩端为数值较大的轴压力,在侧向荷载作用下,梁负弯矩端梁的轴压力沿着梁跨逐渐减小,到梁正弯矩端梁内轴力转变为较小的拉力。(2)为明确楼板约束梁轴向伸长作用的影响因素,针对楼板板厚、梁跨高比以及梁板抗弯刚度比对梁伸长量和梁内轴力的影响,在有限元软件中建立了四组共25个三层3×3跨的RC框架结构模型,进行静力推覆分析。分别得到这三种因素对梁伸长量以及梁内轴力的影响规律,结果表明:此三种因素均对楼板约束梁伸长作用有显著的影响,梁伸长量随着楼板板厚的增大、梁跨高比的减小、梁板抗弯刚度比的增大而减小。(3)基于25个模型的梁伸长量数据,按框架梁所受约束程度的不同,以楼板板厚、梁跨高比和梁板抗弯刚度比为变化参数,经数值回归分析得到了适用于不同框架梁的伸长量估算公式。并对25个模型的梁伸长量与梁轴力数据进行回归分析,建立梁轴力与梁伸长量间的关系式,联立两个公式能够简单估算出梁内轴力,从而进一步提出考虑梁内轴力的梁配筋调整建议。(4)考虑梁内轴力对框架梁配筋方案的调整,分别采用规范设计方法和改进设计方法对某个RC框架结构算例进行配筋设计,并建立这两个不同梁配筋的有限元模型,对比两个模型实现“强柱弱梁”设计准则的情况。结果为:采用改进设计方法的配筋量比按规范设计的配筋量有较大幅的减少;按改进设计方法配筋的RC框架模型能更好地实现“强柱弱梁”设计准则。
其他文献
在完成的新型装配式结构耗能节点抗震性能试验和一榀装配式框架拟静力试验的基础上,本文结合ABAQUS有限元分析软件的精细化建模和Open SEES有限元分析软件计算效率高的优点,分别建立新型金属耗能器分析模型和安装新型金属耗能器的装配式框架分析模型。通过静、动力分析方法开展针对新型金属耗能器的力学性能研究和安装新型金属耗能器的装配式框架结构抗震性能研究。研究目的在于:验证为梁端匹配的新型金属耗能器是
整体桥主梁-桥台-桩基三者浇筑为一体,在长期环境温度、车辆循环荷载作用下易产生较大的纵向变形,该变形主要通过桥台-土、桩基-土以及桥台-桩基-土三者相互作用来吸收,这其中包含较复杂的内力与变形关系。为此,本文设计并制作了桥台-H型钢桩试验模型,开展在中长期温度作用下整体式桥台-H型钢桩-土体系的拟静力试验和有限元研究,主要得到了以下结论:(1)试验表明,在中长期温度荷载作用下的桥台-桩基-土体系的
本文从碳纤维发热线电加热桥面组成材料和结构的角度出发,开展低能耗的碳纤维发热线电加热复合桥面铺装研究。对碳纤维发热线电加热桥面组成材料普通混凝土、钢纤维混凝土和陶粒混凝土进行导热性能研究;进行碳纤维发热线电加热桥面取向热诱导结构设计,并据此制作发热线电加热混凝土大板进行室外升温效果研究;建立碳纤维发热线电加热复合桥面温度场模型并验证后,进行桥面升温规律模拟分析。主要研究结论如下:钢纤维混凝土的导热
随着全球气候变暖加剧,蓝藻水华频频暴发,对水环境与人类健康造成了极大的危害。具有异质结构的g-C3N4@MOF纳米光催化材料,因具有大比表面积、稳定性好以及载流子转移效率高等特点,已逐步被应用于水处理领域。然而,由于g-C3N4@MOF的固有缺陷,若要应用其来缓解水华问题,该材料在可见光下的光催化活性仍有待提高,同时,目前对于g-C3N4@MOF的除藻效能、机理以及应用尚不明确。因此,本文利用Ag
道面滑模水泥混凝土摊铺因其高效、智能化成为未来道面建设的趋势。其中,道面滑模混凝土的易振捣密实性和形状稳定性协调问题仍存在较大的挑战。滑模混凝土施工振捣和易性依赖机械、减水剂和引气剂;抹面和立模性能依靠粘聚性能;长期性能依靠配合比参数。施工粘聚性能是成型质量的关键所在。本文结合土力学粘聚性能形成机制提出滑模混凝土施工粘聚性能测试指标及方法,以滑模混凝土施工粘聚性能为研究主题,基于新拌混凝土直剪、拉
近年来水体中砷磷污染形势愈发严峻,治理砷磷污染的需求急剧加大。基于零价铁的污染修复技术及吸附材料的研发成为解决砷磷污染问题的重要手段,被广泛研究。然而零价铁反应活性强,容易发生钝化反应,遭受腐蚀,导致其电子选择性降低,与污染物之间的反应活性受抑制。为提升零价铁反应性能,硫化改性成为新兴的研究热点。本研究以杭锦土为载体,将零价铁负载于杭锦土表面,并对其硫化改性,制备成杭锦土负载硫化零价铁(HJ@S-
在现代社会对建筑耐久性和功能性提出更高要求的背景下,具备优异变形能力和裂缝控制能力的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UHTCC)应运而生。UHTCC在实现纤维/基体间良好协同变形能力的同时也掺入了高掺量的粉煤灰,粉煤灰早期水化缓慢的特点造成了其早期强度不高的问题。氧化石墨烯(GO)作为性能优异的纳米材料,其在影响水泥水化过程的同时也改善了浆体的微观结构;同时也有研究表明GO有利于促进粉煤灰的二次水化反应,
极罕遇地震动的提出对隔震结构抗震性能提出了更高的要求,隔震结构在设计基准期内有可能遭遇极罕遇地震作用导致隔震层位移等响应过大,有必要研究其抗震性能。已有研究将惯容系统应用于基础隔震结构以减少结构响应,少有针对层间隔震体系展开。基于此,将SPIS-II惯容系统应用于层间隔震结构,提出惯容系统参数设计方法,控制结构在极罕遇地震作用下的响应,并考虑不同土性地基下土-结构相互作用(SSI效应)对其的影响。
工程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具有超高韧性的水泥基复合材料,ECC在拉伸荷载作用下会出现应变硬化以及多缝开裂现象,克服了混凝土在拉伸荷载作用下固有的脆性。基于ECC优良的力学性能,国内外学者已对ECC的力学性能开展了大量的试验研究,而试验耗时耗力。因此,现阶段有必要在实验的基础上对ECC材料进行数值模拟,尤其是细观层次上的数值模拟。本文建立了考虑纤维、基体两相复合材料的ECC细观有限元模型研究
桥梁在环境温度或地震等荷载作用下将产生纵桥向变形,通常这些变形由伸缩缝吸纳。由于整体桥取消了伸缩缝,将主梁、桥台以及桩基连为整体,这些变形将由桥台传递给下部结构桩基础。在国外,常采用变形能力好的H型钢桩,但H型钢桩存在桩身锈蚀、打桩时易发生屈曲破坏等缺点。我国桥梁主要采用RC桩,但其抗弯刚度大、变形能力以及抗开裂能力也不足,只能应用于小型的整体桥。超高韧性水泥基复合材料(ECC)是一种具有超高韧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