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本论文通过对历代文献的论述,找出血瘀证发生的主要原因及证治规律,以便为预防、及血瘀证的针灸疗法,提供可靠的依据。由于血瘀证散见于多种中医病证,是多种中医病证的一种证型,临床上多以方药治疗为主,以针灸疗法应用于血瘀证的论述则甚为散乱,并缺乏全面系统地研究分析,因此,本研究搜集各有关文献,综合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论述,分析血瘀证的成因、特点和危害,以及血瘀疗法的发展情况,特别是针灸疗法,旨在为临床上作指导,亚通过近代的文献报道进行文献计量学分析及临床研究级别分析,从循证医学的角度进行分析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常见治法、结局指标及有效性。方法:通过大量有关文献的研究,收集古今中医文献中对血瘀证的相关论述,分析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体征、诊断、治则和诒法等,总结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证治经验,探讨中医血瘀证的针灸疗法和新发展。文献的选择从《内经》、《伤寒杂病论》以下至明清时期及近代的中医专书、综合性医著、类书、医案及医话等。数据库的检索包括中国知网、中国期刊全文数据库、中国优秀博硕士学位论文集、维普资源系统、万方数据库,检索年限从1978年1月到2013年12月。利用数据库检索的资料,研究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资料,亚进行多项分析,包括计量分析、循证医学分析及穴位分析等。结果:总结血瘀学说的源流及历代医家对血瘀证的贡献:关于血瘀证的认识和描述,最系统的当上溯至先秦时期,《黄帝内经》以多种名称论述血瘀证。也有较系统的阐述病因病机,西汉时期,《神农本草经》就记载活血化瘀药物,东汉时期,张仲景在《黄帝内经》理论基础上,立“瘀血”病名,专篇立论,韭阐述了“蓄血证”的证治。隋唐到金元时代,在《诸病源候论》、《备急千金要方》及《丹溪心法》等著作中增列了不少对活血化瘀证候及方剂的论述,明清时期张介宾及傅青主对血瘀证也有不少证治经验,清代叶天士创通络理论以活血祛瘀,王清任创活血为主的方剂33首,唐宗海则以止血、消瘀、宁血和补血四法治血。至于血瘀证的病因、病机、症状和体征,本研究已把历代医家累积的认识和经验综合及总结。中国学者近年来,对血瘀证的诊断进行了一系列研究工作,包括诊断标准,定量积分标准,实验室研究与临床表现相结合等。近35年来,随着科技的发展及新的检测仪器的发明,对血液流变学的认识加深,对血瘀的概念亦有所扩展,血瘀由血液离经,渐次扩大至气滞血虚导致血流缓慢,并且包括污秽之血,甚或任何导致血液流变性异常的情况,使血液实质处于高凝状态,流动遲缓,都属于血瘀。有了血液流变性的检测,有关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临床和实验研究取得了丰富的资料,临床研究显示,针灸对治疗血瘀型的心血管疾病、脑血管疾病、运动系统疾病,都有明显的改善作用,从观察微循环的改变,也可以确恝针灸对治疗血瘀型的疾病跟微循环的改善程度呈正相关。从论文文献分布与年代的统计数据看,有关患者的文献逐步增多,且研究的目的也从关注疾病的有效率到注重针灸治病路径规范化、可循性发展。文献来源统计发现,很多文献是来源于国内的核心期刊。文献中血瘀证的针灸治法研究,以单种针刺疗法治疗血瘀证患者的文献出现得最多,针刺疗法结合中药汤方内服的临床文献量位居第二,综合疗法(针药联合康复治疗等)的临床文献位居第三。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病种研究,神经系统疾病所占比例最高,以脑血管疾病居多,其次为运动系统疾病,以腰椎间盘突出症为主,另外,有相当数量的皮肤性疾病如痤疮、斑秃、黄褐斑、带状疱疹、皮肤瘙痒等,以及外科疾病如乳腺增生、急性乳腺炎、痔疮等也有报道。对于观察指标的选择,除了选择量化指标外,也注重实验室检查,如血液流变学检查,也是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疗效体现。从临床随机对照试验的有效率来看,目前最常用的干预措施依次为针药结合、特定穴的针刺法、常规针刺。针药结合优于单纯的药物治疗,针刺特定穴优于常规针刺。在穴位分析方面,选择其中一种多发病腰椎间盘突出症,结果显示,采用最多的首四个穴位依次为:委中,膈俞,环跳,阳陵泉。用穴频次最高的二条经脉依次为足太阳膀胱经和足少阳胆经。血会膈俞的活血化瘀作用也有很多文献加以肯定,在治疗腰椎间盘突出症,膈俞是属于第二高频运用的穴位。结论:自古以来,很多疾病都有由血瘀引起的证型,所以活血祛瘀的治法都受到各医家的重视,并且提出很多论述,直至近年血液流变学的发展,对血瘀证有更深入的认识,加上运用循证医学,针灸对治疗血瘀证的作用,得到客观的确认。血瘀证的针灸疗法的病种统计中,中医“中风”占首位,国内关于针灸治疗中风病,许多医者都进行了研究,多种针灸方法并用,但许多文献只是简单提及随机字样,并不是真正的临床随机对照试验,而且盲法的运用不严谨,随访甚少,使得报道的质量不高,可信度低。因此,扩大研究的广度,增加研究的深度,提高研究水准,是解决上述问题的关键。血瘀证本身并非单一病证,而是罘多病证的一种证型,由于病位、病因、病机的不同,所采用的穴位及治法有异,本研究只是取一些多发病作分析,同样的方法可应用于其他疾病的血瘀证型而得出针灸对该种病的效用和最佳的治疗穴位,这是一个很好的同症异治的例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