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背景: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HIE)是由于围产期长时间窒息,导致脑缺氧缺血性损伤,病情危重,病死率高,也是儿童致残的重要原因,多出现脑瘫、智力低下、共济失调、癫痫、多动症等神经系统损伤的后遗症,严重威胁着我国新生儿的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同时也给患儿家庭带来了经济和精神上的极大痛苦。目前现代医学主要运用物理治疗、作业治疗、药物治疗、支具或矫形器等康复手段,来提高患儿的自理能力。近二三十年来,由广州中医药大学治疗弱智儿童的首席教授靳瑞教授所创立的“靳三针”疗法学术体系在治疗脑病上展现出了前所未有的景象,该治法不仅改善患儿的自理能力,同时在语言和智力上也提高很多,但这一领域中,目前仍缺乏对患儿疗效作用机理的阐述,我们将通过验证性的科学实验来研究和探讨它。目的:在现代医学研究的基础上,研究运用“靳三针头穴”针刺缺血缺氧性脑损伤(HIBD)大鼠后,检测受损大脑皮质中一氧化氮(NO)和谷胱甘肽过氧化物酶(GSH-PX)的含量,在前人已证明的HIE的作用机制是与线粒体介导的神经干细胞的凋亡通路有关的基础上,来验证对大脑皮质中NO的调控这一途径是否影响这一通路,而证明“靳三针头穴”的刺激能否通过降低NO的表达来抑制这一通路,从而为临床治疗缺血缺氧性脑病患儿提供科学依据。使“靳三针”治疗小儿脑病这一疗法变得更加的有说服力,更加的成熟,从而为广大医务工作者在治疗小儿脑病上提供一个全新有效的方法,也为脑病患儿的家庭带去福音。方法:文献研究主要收纳归集古现代中医对宫内窘迫引起的新生儿脑病的病因病机的分析和主要治疗方法,以及现代西医学对宫内窘迫引起新生儿脑病的病因、病理的研究和治疗方案。实验研究部分包括两个实验实验一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模型的建立模型建立的方法是延迟5分钟的模拟剖宫产制造新生大鼠胎儿宫内窘迫,主要操作是对妊娠第21天孕鼠行双侧子宫动脉结扎,完全阻止血液供应5分钟后剖出胎鼠来模拟胎儿宫内缺氧缺血性脑损伤的模型。从正常组、模型组中随机选出生后21天幼鼠,行颈椎脱臼后取出脑组织行HE染色来证明造模是否成功。实验二针刺对宫内窘迫HIBD新生大鼠行为学、NO浓度、GSH-PX浓度的影响取正常孕鼠自然分娩的幼鼠为正常组,行延迟剖宫产而不做针刺介入治疗的幼鼠为模型组,行延迟剖宫产术后针刺介入治疗为针刺组。针刺组按照介入针刺时间点不同分为9组,分别为14天、17天、20天、23天、26天、29天、32天、35天、38天,每只大鼠针刺介入治疗的时间都为一周。所有新生大鼠在出生后45天进行行为学测定,包括悬吊试验、斜坡试验。通过对新生HIBD大鼠行为学的检测,可以反映出针刺对HIBD新生大鼠因缺血缺氧造成神经元损伤是否具有修复作用。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幼鼠大脑皮质中NO的浓度。NO在神经干细胞凋亡的过程中起到多方面的诱导作用,它能抑制线粒体呼吸酶,促进细胞能量衰竭,进而通过氧自由基损伤的途径参与诱导神经干细胞的凋亡。此外,它还能促进凋亡诱导因子在细胞核中的累积,直接损伤DNA,并抑制DNA修复酶的生成。故可通过对幼鼠大脑皮质组织中NO含量测定来反映大脑皮层缺血灶中的新生神经细胞凋亡程度。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中GSH-PX的活性。GSH-PX广泛存在机体内,它是一种重要过氧化物分解酶,参与了体内氧自由基的代谢,能特异地与还原型谷胱甘肽(GSH)结合并使其发生过氧化物的还原反应。当大鼠发生脑缺血缺氧时,脂质过氧化物增加,过剩的氧自由基未能及时清除,就会损伤脑神经细胞并促进其凋亡。GSH-PX酶能清除体内过剩的具有毒性的过氧化物代谢产物,对于保护细胞膜结构和功能完整具有重要作用。因此通过检测GSH-PX含量,可以反映机体对氧自由基清除的能力,进而阐释针刺介导的治疗对受损神经元的干细胞是否具有修复及抑制凋亡功能。结论:文献研究1古代传统中医对小儿脑病的病因病机的认识和临床经验十分丰富,也为现代中医治疗脑病的研究和发展提供了理论基础,使现代中医在药物、针灸、推拿上对此病的治疗有所进展,但在临床上仍缺乏统一规范的治疗方法以及疗效评价方案。2现代医学通过研究新生儿缺氧缺血性脑病的病因病机和病理生理,以支持疗法和对症处理为主要治疗方向,多采用高压氧、亚低温、神经营养因子、炎症抑制因子、神经干细胞移植等,再加上适当的康复训练,但总体疗效不佳,且费用昂贵。实验研究1模型的建立:取新生大鼠出生后第21天脑组织,切片后行HE染色,镜下显示呈典型的缺氧缺血性脑损伤,与正常组组相比,可见神经细胞明显病理形态学改变,锥体细胞体积缩小,数量减少,细胞变成三角形,胞浆呈均匀的嗜伊红染色,胞核浓缩深染,结构消失,证明造模成功。2行为学检测:在行为学方面,悬吊实验结果显示,出生后第14、17、20天接受针刺组的悬吊时间明显比模型组的长,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斜坡实验结果显示,出生后第14、17、20、23天接受针刺组的斜坡试验完成时间较模型组的短,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说明早期针刺介入治疗有利于新生HIBD大鼠因缺血缺氧造成的神经元损伤导致行为学异常的恢复。3NO的检测:采用硝酸还原酶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中NO的浓度,结果显示模型组明显高于针刺组,针刺组低于正常组(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且出生14天接受针刺到29天开始针刺组的NO的含量与32天以后接受针刺组相比(p<0.05),差异有统计学意义。NO浓度的变化可以说明HIBD新生大鼠尽早接受针刺对于减轻大脑神经细胞的凋亡明显高于晚接受和不接受针刺的大鼠。4GSH-PX的检测:采用二硫代二硝基苯甲酸法检测大鼠大脑皮质中GSH-PX的浓度,结果显示正常组与针刺组、模型组三组无明显差别(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且针刺组与模型组相比(P>0.05),差异无统计学意义;不同针刺介入时间新生大鼠的GSH-PX含量无明显差异(P>0.05)。说明针刺干预HIBD大鼠,不能增加GSH-PX的表达,来清除受损组织产生的过多氧自由基,可能是通过其他酶系统如过氧化物歧化酶SOD、过氧化氢酶CAT,来起到保护受损脑组织的作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