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研究运用社会互动理论和社会网络理论,对目前的城市社区居民邻里互动的情况进行实证研究后发现:(1)无论是在邻里规模、邻里的互动频率还是在邻里交往的层次深度上,安置房小区均高于南园和咸嘉新村小区,并且在三个小区中呈逐渐递减的趋势。(2)城市邻里互动的轴心内容更偏向于精神层面,主要包括见面打招呼、与邻里聊天、一起娱乐等,而物质上的交往内容由于城市专业社会服务机构的发展在城市邻里中的比例已显著偏低,包括互相帮助等。(3)在城市社区居民的交往考虑的因素上,交往者的兴趣爱好和性格、思想品行是在选择交往对象时大部分人的主要考虑因素,这说明对方的兴趣爱好即趣缘型的邻里仍是现在邻里交往的主流。(4)城市社区居民的日常娱乐、休闲和聊天、碰面打招呼的方式构成了其主要的邻里交往方式;在交往地点上,社区户外公共绿地和公共休闲地成为人们邻里交往的主要地点。(5)城市社区居民邻里交往呈现表面化、浅层次化的特点。大部分人通过见面打招呼进行交往;人情上往来以及接受邻里帮助的比例不高;在交往过程中,有言语或行为上较深层次沟通等内容的比例较低。而社区居民由于对邻里交往持有较低的关心度和期望,其对邻里交往现状反而具有较高的满意程度。但综合各种情况,城市社区中地域性社会生活共同体是完全存在的。(6)现代社会的社会网络与传统社会封闭型的社会网络相比,具有规模扩大、密度降低、同质性减弱的特点,呈现高度的开放性。城市社区居民社会网络的开放性导致社会关系的多样化,邻里交往的功能和重要性在人们生活中的地位相比过去下降,但这种下降的程度并没有达到社区在居民生活中完全没有意义、完全无足轻重的地步。同时,这种下降反而造成城市社区居民对与邻里交往现状具有较高的满意度。随着互联网的普及,虚拟邻里关系也相应产生,其虽然具有某种虚拟性,但毕竟不同于虚幻,它为人类精神现实化提供了另一种可能性,最终转化成为现实,构成事实上的生活文化行为。无论科技如何进步,我们的交往也将最终回到现实。现实的邻里交往也将会是我们社会交往中永恒不变的主题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