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土壤管理方式对土壤生态环境具有重要的影响,进而影响苹果树生长发育和产量与果实品质。本研究以优质苹果生产基地陕西省洛川县为研究区域,选取中耕、深耕、免耕和种植三叶草等4种土壤管理方式,分别采集土样,测定了土壤有机质含量、酶活性、微生物数量以及土壤养分含量。得到以下主要结论:(1)不同土壤管理方式对苹果园土壤的物理性质产生显著影响。0~20cm、20~40cm土层含水量从大到小依次均为三叶草园、免耕园、中耕园、深耕园,随着土层增加,含水量减少;土壤的容重呈现出免耕园(1.29g·cm-3)>三叶草园(1.25g·cm-3)>中耕园(1.22g·cm-3)>深耕园(1.21g·cm-3)的趋势;pH从大到小依次为中耕园(8.05)、深耕园(7.96)、免耕园(7.95)、三叶草园(7.66)。(2)土壤有机质含量随着土层加深而降低,不同土层有机质含量由高到低依次均为中耕园、三叶草园、深耕园、免耕园,在0~20cm土层中,中耕园的有机质含量达20.57g·kg-1,显著高于其他方式,分别比免耕园、深耕园、三叶草园高6.57、6.45、4.87g·kg-1;在20~40cm土层中,中耕园的有机质含量达17.63g·kg-1,也显著高于其他方式,分别比免耕园、深耕园、三叶草园高7.47、4.68、4.14g·kg-1。(3)酶活性总体呈现随着土层加深,活性降低的趋势。脲酶活性在0~20cm土层中依次为中耕园、三叶草园、深耕园、免耕园,而在20~40cm土层中,呈现出中耕园、深耕园、三叶草园、免耕园的趋势,是因为三叶草的主根短、侧根较发达,根系主要分布在0~20cm土层中;碱性磷酸酶活性、过氧化氢酶活性与脲酶活性趋势大致相同;蔗糖酶活性在不同土层呈现出免耕园>深耕园>三叶草园>中耕园的趋势。(4)4种土壤管理方式下的0~20cm、20~40cm土层中,细菌、真菌和放线菌数量变化趋势由高到低依次为三叶草园、免耕园、中耕园、深耕园。(5)土壤中N、P、K含量也是均随着土层的加深,含量减少,全氮、碱解氮含量呈现出与有机质相同的趋势,即中耕园>三叶草园>深耕园>免耕园, P、K含量在不同土壤管理方式下的不同土层变化不大,钾在土壤中含量较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