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本论文旨在对2012—2015年普京为联邦议会所做的国情咨文进行言语肖像的语言认知分析,通过对能揭示普京政治定位和方针的核心观念“俄罗斯”和揭示其话语实用潜势的主要概念隐喻类型进行言语肖像的构建及阐释,从而揭示普京政治话语的语言认知特点。言语肖象是语言个性研究的分支。语言个性作为语言学术语,最早由Кaрaулoв在1986年召开的МAПРЯЛ第六次大会上提出,他在该次大会上做了题为《先例文本在语言个性结构与功能中的作用》的学术报告,首次将“交际的人”定义为“语言个性”。语言个性的内部结构三层级分别为:语义层、语言认知层和语用层。其中语言认知层主要反映个体对世界的认知状况,揭示和确立语言个性的世界图景。言语肖像是语言个性研究的方法和结果,是个体语言和言语在固定情景和结构分析中的总和。言语肖像的研究可分为词汇层、认知层、语用层、修辞层和语音层,其中认知层与语言个性的认知层相对应。言语肖像是语言个性的动态研究,注重分析随时间变化的政治话语。核心观念研究的理论基础是Пoпoвa和Cтeрнин提出的观念是离散的心理结构,是人的思维编码的基本单位,具有相对有序的内部结构,是个人及社会认识活动的结果,具有关于所反映的事物或现象的系统的、百科的信息,以及关于社会意识对该信息的解释和对该事物、现象的态度。政治话语中的核心观念“俄罗斯”揭示了语言个性的语言政治世界图景,使我们明确普京对世界的认知。概念隐喻研究的理论基础是Чудинoв提出的隐喻模式是存在于语言载体意识中的原始意和派生意之间的语义相互关系,是为了产生新的派生意的模型。对于研究政治活动语言个性认知体系,隐喻是反映意识形态世界图景独特的方式,将它看作是语言、思维和文化相互作用的现象。本文通过分析普京国情咨文中的拟人化隐喻、大自然式隐喻、社会化隐喻和仿制品隐喻揭示普京的政治认知特点。本文以俄罗斯政治语言学代表学者E.В.Гaврилoвa提出的言语肖像的语言认知分析为理论框架,以Пoпoвa和Cтeрнин提出的观念和Чудинoв提出的概念隐喻模式为理论基础,以俄罗斯总统普京2012—2015年国情咨文为语料,构建普京动态言语认知肖像。本文的主要研究方法是观念分析、文本分析、对比分析、数据统计等。本文的研究材料为2012—2015年普京为俄罗斯联邦议会所做的国情咨文,俄语详解词典。论文主要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在前言中主要阐述了论文选题的现实性、研究对象、研究目的和任务,研究新意,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论文的具体框架。论文主要由前言、正文和结束语三部分组成。前言部分主要阐述了论文的选题、研究对象、研究的理论意义及现实意义。正文部分共分为三章:第一章主要介绍了普京国情咨文言语肖像语言认知分析的理论基础。阐述了政治语言人格学、语言个性、言语肖像等概念,介绍了作为政治话语的国情咨文的主要特点和特殊效用,言语肖像语言认知层面的主要研究方法和普京言语肖像在国内外的研究现状。第二章主要分析了普京2012—2015年国情咨文中的核心观念“俄罗斯”。通过对表达“俄罗斯”观念的咨文内容进行分析,总结出普京这4年对国家政治定位的变化。第三章主要分析了普京2012—2015年国情咨文中的政治隐喻。本章共分为五节,第一节介绍了政治话语概念隐喻分析的理论基础;第二、三、四、五节主要分析了普京国情咨文中的拟人式隐喻、大自然式隐喻、社会化隐喻和仿制隐喻,以数据统计的方式说明了普京的潜在政治意图和独特话语风格。在结语部分对本文的研究进行了总结,简要阐述了本论文的研究成果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