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目的:评估重性精神病患者睡眠状况,分析影响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分析患者主观睡眠评价及影响患者主观睡眠质量的相关因素。方法:第一部分:收取2017年4月-2018年11月在某市精神病性医院男性重性精神病科收治的100名确诊患者为研究对象,研究工具有一般情况调查表、简明精神病量表(BPRS)、大体评定量表(GAS)、心肺耦合分析(CPC)监测仪器,该部分调查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情况、各因素与重性精神病患者睡眠质量的相关性研究及不同病种之间睡眠质量的差异分析。第二部分:从2018年7月到2018年11月,对患者进行主观睡眠质量测量,实验采用一般情况调查表、匹兹堡睡眠质量指数量表(PSQI)、心肺耦合分析(CPC)仪器,采用SPASS20.0对资料进行统计分析,探究重性精神病患者主客观睡眠之间的差异。结果:第一部分:(1)重性精神病患者睡眠总时间异常率为40%、熟睡眠异常率为60%、浅睡眠异常率为81%、REM睡眠异常率为71%、觉醒时间异常率为95%、初入睡时间异常率为90%、睡眠效率异常率85%,有无躯体疾病与不同文化程度患者之间的睡眠总时间与睡眠效率有差异(P<0.05)。患者年龄与睡眠总时间呈显著负相关,患病时间长短与初入睡时间呈负相关(2)患病程度与初入睡时间呈显著正相关,焦虑与患者深睡眠时间呈正显著正相关,与觉醒时间、呼吸暂时指数呈显著负相关(3)氯氮平治疗组患者的熟睡时间、睡眠效率高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浅睡时间、觉醒时间、初入睡时间、呼吸暂停指数低于利培酮治疗组患者,氯氮平治疗组在熟睡时间、睡眠效率上高于喹硫平治疗组,在觉醒时间上低于喹硫平,且差异有意义(P<0.05)。(4)精神分裂症患者的深睡眠时间高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浅睡眠、REM睡眠低于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第二部分:精神分裂症患者主-客观睡眠状况的比较结果显示,患者的主观睡眠总时间高于客观睡眠总时间(P<0.01),主观入睡时间高于客观入睡时间(P<0.0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客观睡眠总时间较主观睡眠长(P<0.01),客观入睡时间较主观睡眠短(P<0.01),双相情感障碍患者的主观入睡时间、睡眠障碍得分低于精神分裂症患者,催眠药物得分高于精神分裂症患者,患者对自身睡眠主观知觉越好的患者焦虑、敌对性因子得分较小(P<0.05)。结论:男性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睡眠异常率高;男性重性精神病患者的睡眠质量水平受年龄、患病时间、躯体疾病、病种等影响;焦虑会改变精神分裂症患者睡眠结构,熟睡时间比例增加,觉醒时间延长;男性重性精神病患者的主客观睡眠之间存在差异,患者易过分夸大自身睡眠时长;焦虑、敌对性等负面情绪的增加会导致患者加重对自身睡眠质量的错误知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