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要增强消费对经济发展的基础作用。这一表述意味着消费主导成为了我们新时期的重点。截止到2018年,我国最终消费贡献率达到76.2%,这表明中国经济已进入消费对经济推动作用不断提高的时期。尽管消费支出在经济增长中的作用逐步显现,但是从总体上来说,我国的最终消费率与其他国家相比仍然较低。要拉动内需,促进居民消费就须重视基础设施投资,基础设施投资是社会生产生活的必要条件,完善的基础设施投资不仅可以改善居民的生活环境,提高居民的生活质量,更有利于居民收入以及消费水平的提高。2008年政府推出的“四万亿”的投资计划,极大的扩大了内需,刺激了中国经济的发展和消费的增长。因此,研究基础设施投资与居民消费之间的关系成为了研究如何促进消费,扩大消费规模的一个重要方向。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阐明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理论影响渠道;其次,本文分析了2003-2017年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发展状况;然后基于2003-2017年间中国29个省份(新疆、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GMM模型来分别研究经济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并将全国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研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两种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均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即经济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那么居民消费水平将上涨0.052%和0.056%,两种投资对于消费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构建动态GMM模型进行稳健估计,也证明了这个结果的合理性;从区域上来看,东部地区两种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中西部地区。之后又使用SUR回归和3SLS回归进行对比,分别就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的影响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投资会使得亿元以上商场的数目增加,促使商贸流通的完善,进而促进居民的消费;(2)基础设施投资会吸引房地产企业加大对设施周边的房地产投资,房产增加之后会吸引商家的入驻,商家的增加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促进了消费;(3)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会通过房地产投资来促使房价的上涨,房价的上涨又能够通过财富效应来促进居民消费。
综上,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政府要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投资资金的多元化,来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投资体系,推动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才能够充分调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更好的拉动内需。
针对上述问题,本文首先从理论出发,阐明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理论影响渠道;其次,本文分析了2003-2017年间全国基础设施投资与消费总量上和结构上的发展状况;然后基于2003-2017年间中国29个省份(新疆、西藏除外)的面板数据,运用固定效应模型,动态GMM模型来分别研究经济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间接影响,并将全国分为东部和中西部两大区域研究区域差异。结果显示:从全国层面来看,两种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均会产生一定的促进作用,即经济性和社会性基础设施投资每增加1%,那么居民消费水平将上涨0.052%和0.056%,两种投资对于消费还存在显著的滞后效应,通过构建动态GMM模型进行稳健估计,也证明了这个结果的合理性;从区域上来看,东部地区两种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影响要大于中西部地区。之后又使用SUR回归和3SLS回归进行对比,分别就基础设施投资对消费的影响渠道进行实证检验。结果表明:(1)基础设施投资会使得亿元以上商场的数目增加,促使商贸流通的完善,进而促进居民的消费;(2)基础设施投资会吸引房地产企业加大对设施周边的房地产投资,房产增加之后会吸引商家的入驻,商家的增加提高了居民的消费意愿,从而促进了消费;(3)基础设施投资的增加会通过房地产投资来促使房价的上涨,房价的上涨又能够通过财富效应来促进居民消费。
综上,基础设施投资对于消费有明显的促进作用,因此本文提出几点建议,政府要创建良好的政策环境,引导投资资金的多元化,来不断地完善基础设施投资体系,推动投资结构的不断优化,才能够充分调动基础设施投资对于居民消费的带动作用,更好的拉动内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