论文部分内容阅读
春秋时期是民族融合的重要时期,中原诸夏民族与蛮夷戎狄等少数民族长期杂处,相互交流、融合,构成了春秋历史发展的一条重要线索。晋国由于其地形复杂,自古以来多戎多狄,在其历史发展中与戎狄的关系十分密切。从其初封于唐到三家分晋,晋国的每一步发展无不与戎狄紧密相连。这种密切交往必然会对双方产生深远影响。本文拟从三个方面来论述晋国与戎狄的关系及相互影响。 第一部分概括介绍了春秋初年华戎冲突的状况及活跃于山西地区的戎狄各部。首先,在春秋初年,戎祸方炽,中原霸主齐桓公带领诸夏国家“尊王攘夷”,抗击戎狄入侵中原。这一时期,晋国弱小,无力与之抗衡,这种状况一直到齐国霸业衰落、晋国霸业初立才有所改变。其次,对春秋时期见于文献记载与晋国发生联系的戎狄各部族的族属、分布做了一个简要介绍。 第二部分是晋国与戎狄交往的历史过程。晋国在不同时期和不同形势下对它周围的戎狄族采取不同的政策,大致可以分为三个时期。晋霸未兴以前,晋国对戎狄基本上是防御政策,直到献公时期才开始主动出击。到文公时期,晋霸初立,国力强盛,晋国开始大展拳脚,有所作为。晋国对戎狄恩威并施,文武并用,或交或攻。这一阶段,晋文公为周王室平叔带之乱,获得了尊王攘夷的胜利。其间多次扩军御戎,对戎形势大为逆转。到景公时期又灭掉了戎狄的最强部赤狄。除了武力攻伐,晋国还拉拢戎狄,与其结盟。这一时期晋国曾两度与戎结盟,一为横函之会,一为魏绛和戎。第三个时期,晋霸衰落,晋国六卿为了扩展自己的力量,开始放弃和戎,对戎狄用兵。这一时期,晋国灭掉与之和平共处三十年的山戎,又灭白狄诸部(仅剩鲜虞一部),还扫清了南部与楚争雄的障碍——陆浑戎与蛮氏戎。到此时,晋国境内及周围的戎狄基本被肃清,其土并入晋国领土,其民编入晋国户籍,戎狄再不见于史书。 第三部分是晋国与戎狄之间的相互影响。晋与戎狄长期并存,双方在政治、经济、军事、文化等方面相互影响、相互渗透。本部分从兼并战争、和戎结盟、政治联姻、人口流动等四方面来分析双方之间的交流与融合。战争兼并是双方走向融合的主要形式,其积极意义占主导地位。战争使得戎狄的土地和部民纳入晋国版图,逐渐与华夏族融为一体。与戎和平相处的时期,双方主要通过结盟和联姻等方式相互交流。长期的和平交往,有助于消除双方间的壁垒,互相学习对方的长处,扩大经济文化交流,促进血统融合。春秋时期,由于社会形势动荡,必然会有人口的流动迁徙。这些流动的人口成为夷夏文明交流的媒介。总之,春秋时期,晋国是在与戎狄的交流融合中逐步强大起来的,这对后世仍有借鉴意义。 第四部分为结语。围绕晋国历史,在此概括了戎狄对于晋国霸业的重大影响,并且将视线延伸到三家分晋以后,分析戎狄对赵魏韩三国尤其是赵国的历史影响。